記載
《症因脈治·腹痛論》:“痧脹腹痛之證,忽爾胸腹脹痛,手足厥冷,指甲帶青,痛不可忍,不吐不瀉,或吐或瀉,按之痛甚,病名絞腸痧。”治宜祛穢泄毒為大法。十指青冷者,宜刺指出血;欲吐不吐者,以鹽湯探吐,並以荊芥、防風、青陳皮、枳實、大黃等藥煎服;脅肋刺痛者,刺期門穴,或在患者雙側臂臑部刮痧;腹痛,足轉筋抽搦,及少腹痞痛者,宜刺三里、委中穴;惡寒發熱,脈浮大者,選用敗毒散等方。參見痧、痧氣、絞腸痧條。
痧脹腹痛,病證名。痧脹病以胸腹脹痛為主證者,多因受寒、濕滯或感受穢濁之邪、山嵐不正之氣等,侵襲或邪傳於腸胃而觸發。
《症因脈治·腹痛論》:“痧脹腹痛之證,忽爾胸腹脹痛,手足厥冷,指甲帶青,痛不可忍,不吐不瀉,或吐或瀉,按之痛甚,病名絞腸痧。”治宜祛穢泄毒為大法。十指青冷者,宜刺指出血;欲吐不吐者,以鹽湯探吐,並以荊芥、防風、青陳皮、枳實、大黃等藥煎服;脅肋刺痛者,刺期門穴,或在患者雙側臂臑部刮痧;腹痛,足轉筋抽搦,及少腹痞痛者,宜刺三里、委中穴;惡寒發熱,脈浮大者,選用敗毒散等方。參見痧、痧氣、絞腸痧條。
《痧脹玉衡》是由清代的郭志邃撰寫於1675年,作者鑒於痧脹病症發病多、傳變快,治不對症,命在須臾,遂搜求前人有關痧脹的醫學文獻和學術經驗。
簡介 書名 作者 相關介紹 目錄病證名。痧證之一。痧毒入大小腸,小腹大痛不止,形如板錐,絞痛不已。
定義 分類感受時令不正之氣,或穢濁邪毒及飲食不潔所引起的一種季節性病證。又稱痧氣、痧脹。臨床上以突然頭暈,頭痛,脘腹脹悶絞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四肢攣急,甚至昏...
病因 辨證施治 其他治療瘟痧屬於痧證之一。
介紹 說明閉痧,又稱痧脹,病名。即痧證。又名痧氣、痧穢。見《痧脹玉衡》 。
症狀 病因痧氣(痧脹)是指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出現腹痛悶亂的一種病症。因痧氣脹寒胃腸,壅阻經絡,故又名“痧脹”。
概述 症狀暑痧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暑痧,病名。常見痧證之一。暑季感受穢濁之邪而發病。
症狀 藥書記載 治療防風散痧湯來源:《痧脹玉衡》卷下,主治痧因子風者。
處方來源 別名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澤蘭6分。 主治: 痧因於風者。 用法用量: 水煎,稍冷服。 加減...腹痛,加青皮;寒熱,加獨活;吐不止,加砂仁;熱,加童便;痰多,加杏仁...,加童便;胸膈脹,加蠶沙、枳殼;觸穢,加降香、砂仁、薄荷。同名方劑匯總...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