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shūlòuㄕㄨㄌㄡˋ詞語釋義
亦作“疎陋”。1.簡陋。(2).淺陋,見聞不廣。
出處
唐張鷟《遊仙窟》:“此間疎陋,未免風塵,入室不合推辭,升堂何須進退!”宋李綱《澧陽與許崧老書》:“自古賢智不能自免者多矣。況以疎陋之姿,而值艱危之際,進不量其材力,退遂至於顛隮,罪大謫輕,夫復何道?”明李東陽《送張兵部還南京詩序》:“惟予之譾薄疏陋,據非其地,無績之可書者,於公茲行寧不大有所感哉?”
陋lòu(1) ㄌㄡˋ(2) 醜的,粗劣,不文明的:醜~。粗~。~俗。(3) 狹小,簡略:~室。簡~。因~就簡。~巷簟瓢(形容家境貧寒,生活清苦)。(4...
詞典解釋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 基本釋義陋的中文解釋部首筆畫 部首:阝 部外筆畫:6 總筆畫:8...;narrow] 陋,阨陝也。——《說文》 百蓋無築,千聚無社,謂之陋。——《管子·侈靡》 生於辟陋之國。——《淮南子·修務》 淩...
《山齋疏陋每焚香旁舍聞之而齋中不甚覺蓋香隨》是宋代詩人寫的一首詩,詩中透露了作者不計個人得失的情懷。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疏廣(? -前45),西漢道家。字仲翁,號黃老。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西南)人。 自幼好學。早年家居教授,從游弟子甚眾。後征為博士、太中大夫、太...
人物生平 史書記載基本信息 詞目:疏傅 拼音:shū fù 注音:ㄕㄨ ㄈㄨˋ 解釋:西漢疏廣、疏受叔侄分別為宣帝太子太傅、少傅,於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後遂以“疏傅”為 急流勇退的典型。 典源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
基本信息 典源 釋義 同源典故 示例《漢書.疏廣傳》﹕"﹝漢宣帝﹞太子外祖父特進平恩侯﹑許伯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舜監護太子家。
簡介 現譯語出:明 萬時華 《<詩經偶箋>序》:“夫古人之唱嘆淫佚,神境超忽,而必欲硬提其字句以為綱,強疏其支派以為斷,千年風雅,幾為迂拙腐陋之書。嗟乎,弊甚矣!”
陋畧,淺陋疏略。
地節三年,立皇太子,選廣為少傅,數月,徙為太傅。 廣兄子受,亦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