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疏傅
拼音:shū fù
注音:ㄕㄨ ㄈㄨˋ
解釋:西漢疏廣、疏受叔侄分別為宣帝太子太傅、少傅,於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後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典源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於薛平彭列傳·疏廣(兄子)疏受〉~3039~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明春秋,家居教授,學者自遠方至。徵為博士太中大夫。地節三年,立皇太子,選丙吉為太傅,廣為少傅。數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受好禮恭謹,敏而有辭。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謁應對,及置酒宴,奉觴上壽,辭禮閒雅,上甚歡說。頃之,拜受為少傅。……子外祖父特進平恩侯許伯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舜監護太子家。上以問廣,廣對曰:「太子國儲副君,師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獨親外家許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屬已備,今復使舜護太子家,視陋,非所以廣太子德於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語丞相魏相,相免冠謝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廣繇是見器重,數受賞賜。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釋義

西漢疏廣、疏受叔侄分別為宣帝太子太傅、少傅,於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後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同源典故

二疏 二疏志 二疏辭官 兩疏 早退不如疏 東宮二傅 殊受辭榮 父子東歸 疏傅 疏傅不朝 疏去 疏受意 疏家父子 疏廣 疏廣餞 疏氏 疏還

示例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
唐 鄭谷 《渭陽樓閒望》詩:“擾擾塵中猶未已,可知 疏傅 獨能休。”
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 疏傅 里閭詢故老, 秦皇 車甲想東遊。”
孟浩然《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
蘇軾《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說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
宋 范公稱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來。”
屠隆《彩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