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滯 | |||||
拼音: | |||||
解釋: | 1.疏遠淹滯。 2.疏理積壓的政務。 |
相關詞條
-
滯
滯,漢語常用漢字之一。有凝積,不流通的意思。(形聲。從水,帶聲。本義:水流不暢) 同本義滯,凝也。《說文》凡珍異之有滯者。《周禮·廛人》淹回水而凝滯。《...
詞語信息 詞語字義 英文辭彙 方言集匯 詳細解釋 -
疏川導滯
注釋:疏通河流,疏導阻礙水流的障礙。 《國語·鄭語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合通四海”。 典故源於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吸取前人鯀只堵不疏的...
-
疏
疏是會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組成,疋也表聲。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暢通。引申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關係遠。人與事的關係遠就是生疏、...
疏 詳細釋義 經典文章 辨析 -
十二指腸壅滯症
十二指腸壅滯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十二指腸遠端阻塞,食糜通過不暢,致使十二指腸近端擴張,內容物壅積而產生的臨床綜合徵。主要症狀特徵有進食後噴射狀嘔吐,上腹近...
參考資料 -
皇疏
《皇疏》是指南朝蕭梁時期的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該書是宋代以前最流行的《論語》註疏本,“皇疏”是後人引用時指代該書的簡寫。目前流傳的有日本刻本和敦煌唐...
皇疏 疏的意思 -
滯氣
滯氣即鬱氣 ,為正氣不行,氣機阻滯的內生邪氣,臨床也常稱為氣滯、氣鬱、氣結、氣聚等。確切地說,滯氣是正氣中的動氣停滯不行。肝失疏泄之職,脾失健運之能,氣...
概括 病因與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預防保健 -
積滯
證候分析:乳食停滯,脾胃受損,故不思乳食。 1.乳食積滯治則:消食化積。 用於乳食積滯。
【概述】 【病因病理】 【診斷要點】 【辯證分型】 【分型治療】 -
經疏部
經疏部是大藏經用來作經論注釋的一部。
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