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

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

《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是2008年12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岳川。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王岳川 著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2-1
版 次:1
頁 數:512
字 數:570000
印刷時間:2008-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309056372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王岳川教授近年在西方文論和批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本書對當代西方文論進行梳理,尤其重視展示20世紀後半葉的新理論。作者認為當代西方文論流派眾多、錯綜複雜,各種理論獨標新說,不斷創新和發展,相互排斥又彼此補充。20世紀的西方文藝理論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有四個:一是注重作者心理表現研究;二是注重作品本體研究;三是注重讀者闡釋接受研究;四是注重文藝的社會文化批判。
本書在梳理各流派思想時,提綱挈領地從總體上描述了其歷史走向及基本特點,並具體分列各章,詳細分析了最有代表性的文論流派:心理分析及其詩學模式、現象學文論、存在主義文論、解釋學與接受美學文論、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文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後現代主義文論、後殖民主義文論、女權主義文論、 新歷史主義文論、文化研究的文論、生態文學與生態批評文論等。

作者簡介

王岳川,四川省安岳縣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副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書院客座教授,復旦大學等十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日本金澤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文藝美學、西方文藝理論、當代中西文化比較方面的研究。出版《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等西方文論和美學研究著作16部,以及《發現東方》《中國鏡像》等中國思想文化研究著作15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多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

目錄

序言
緒論
—、文論背景:美學潮流與語言轉向
二、標舉體驗:作家心理奧秘的洞悉
三、本體崇拜:藝術作品本體論研究
四、讀者中心:藝術的闡釋與接受
五、批判美學:文藝的社會價值取向
六、新趨向:“後學”思潮與文化研究
七、文化對話:研究當代西方文論的意義
第一章 心理分析及其文論模式
第一節 榮格:分析心理學與藝術象徵理論
一、無意識的理論推進:從個體無意識到集體無意識
二、藝術象徵的原始意象
三、人格類型與藝術創作動力
四、神秘參與與人格的二重性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心理分析及其文論模式
精神分析學是20世紀影響深遠的文化心理研究,其影響遍及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社會學、美學、詩學和文學藝術各領域。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後弗洛伊德都未能終結這一思潮的持續嬗變。總體上看,這一思潮對現代西方文論有不可低估的影響,並勾畫出弗洛伊德、榮格、拉康、德勒茲這樣一條清晰的軌跡。
人類之夢就是返身尋找自己的本源。人類總在尋找自己的根,總在對自身的領悟中喚醒一縷遠古的記憶。人在尋找自己,也在尋求對神話的理解。儘管今天人類向外開拓已進入計算機、宇宙飛船時代,但人們反觀自身時,卻發現自己陷身於技術統治與理性化之中,沉淪於日常生活而招致人性殘缺和生命欲望焦慮,喪失生命的詩意光輝和本真形態。人類開始不再以對外在的無限追求來自我標榜,而是面對處身的世界去反省現代人的靈魂歸宿。他們開始轉向那些曾被理性嘲笑的遠古神話、儀式、夢和幻覺,試圖在意識與無意識混沌未開之源中,重新發現救現代人類社會痼疾的希望。西方現代藝術所表露出的“尋根意識”,與原始文化精神相連的本原分不開。這樣返身自我的尋根意識,伴隨著人類尋求生存意義活動的永恆沖動。哲人總想通過語言符號、文學藝術的詩性解悟去把握人類心靈的奧秘。而理學家卻力求通過無意識的發現而呈現人的內心世界的深層,並通過作家人格的分析,為文學研究的拓展提供令人服膺的新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