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異色樹鶯中文目名
雀形目中文科名
鶯科中文屬名
樹鶯屬中文俗名
無中文俗名拉丁文名
Cettia flavolivaceus英文名
Aberrant Bush Warbler物種命名
Blyth,1845物種信息:體長約13.5厘米的暗橄欖色樹。,下體污黃,具淡黃色的眉紋及狹窄的眼圈。不易與其他樹鶯成鳥混淆,但有些種類的幼鳥為黃色,如強腳樹鶯和黃腹樹鶯。與強腳樹鶯的區別在眉紋黃色而非皮黃色;與黃腹樹鶯的區別在喉及上胸無灰色,上體棕色較少,且無翼紋。虹膜淺褐;嘴上嘴色深,下嘴基粉紅;腳黃色。鳴聲為短促甜潤的囀鳴接長長的轉調哨音dir dir-tee TEEE-weee。叫聲為輕顫音brrt-brrt,似黃腹樹鶯,也突發chick聲;告警叫聲似喘息。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中部及西南、緬甸和印度支那北部。罕見留鳥。指名亞種於西藏東南部;dulcivox於雲南西部至四川;intricatus繁殖于山西東南部、陝西南部(太白山)及四川西北部。後一亞種冬季南遷。迷鳥在山東有見。棲于海拔1200~4900米的林間高草、灌叢、竹林及荊棘叢,冬季下至700米。
分類討論
本種在全世界總計有7亞種,即指名亞種C.f.flavolivaceus、西南亞種C.f.dulcivox、秦嶺亞種C.f.intricatus、欽邦山亞種C.f.weberi、緬甸亞種C.f.alexanderi、阿薩姆亞種C.f.stresemanni和越南亞種C.f.oblita。
我國境內有指名亞種C.f.flavolivaceus、西南亞種C.f.dulvivox和秦嶺亞種C.f.intricatus等3個亞種。
有的學者(Vaurie,1959;Delacour,1943)認為,西南亞種C.f.dulcivox可能是秦嶺亞種C.f.intricatus的同物異名。有的學者(HowardetMoore,1991)認為,我國西部異色樹鶯的種群屬於越南亞種C.f.oblita。
生態
異色樹鶯主要棲息于海拔700-3600m稠密灌木叢、竹叢、蕨類植物、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中。繁殖季節主要于海拔2400-3600m的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下灌叢中。冬季則下降到700-2700m的稠密灌叢、竹叢或蕨類植物叢中。很隱蔽,常常只聽到叫聲,難覓其影。性膽怯,常在稠密的林下灌叢或草叢中跳來跳去。
繁殖期5-8月。築巢於茂密的高草叢或灌叢中。巢成錐形,開口於側面,巢由草和竹葉紡織而成,內墊以乾樹葉,偶見有羽毛。
每窩產3枚或4枚卵。卵呈長卵形。從淡色至深土白色,綴以栗色斑點。卵的大小(11枚)為17.0-18.5mm×12.4-13.1mm(Baker,1924)。
異色樹鶯是留鳥,但有季節性垂直遷徙的習性。食物主要為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