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畫網巾先生傳
順治二年 ,既寫江東南,而明唐王即皇帝位於福州 。其泉國公鄭芝龍 ,陰受大清督師滿盈洪承疇旨 ,棄關撤守備 ,七閩皆沒 ,而新令雄發更衣冠 ,不從者死。於是民以違令者不可勝數,而畫網巾先生事尤奇。
先生者,其姓名爵里比不可得而知也 ,攜仆二人,皆仍明時衣冠,匿跡於邵武、光澤山寺中 。事頗聞於外而光澤守將吳鎮使人掩捕之 ,逮送邵武守將池鳳陽。鳳陽皆去其網巾 ,留于軍中,戒部卒謹守之。先生既失網巾,盥櫛畢 ,謂二仆曰:“衣冠者,歷代各有定製,至網巾則我太祖高皇帝創為之也 。今吾遭國破即死,詎可忘祖制乎 !汝曹取筆墨來 ,為我畫網巾額上。”於是二仆為先生畫網巾,畫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畫也,日以為常。軍中皆譁笑之,而先生無姓名,人皆呼畫網巾雲。
當是進,江西、福建有國營之役 。四營者,曰張自盛,曰洪國玉,曰曹大鎬,曰李安民。先是自盛隸明建武侯王得仁為裨將 ,得仁既敗死,自盛亡入山 ,與洪國玉等收等收召散卒及群盜,號曰恢復 ,眾且逾萬人 ,而明之遺臣如督師兵部右侍郎重熙 、詹事府正詹事傅鼎銓等 皆依之 。歲庚寅 ,四營後潰於邵武之禾坪,池鳳陽詭稱先生為陣俘 ,獻之提督揚名高 。名高視其所畫網巾斑斑然額上 ,笑而置之。名高軍至泰寧 ,從檻車中出先生謂之曰 :“若及今降我,猶可以免死。”先生曰:“吾舊識王之綱 ,當就彼決之。”
王之綱者,福建總兵,破四營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綱所。之綱曰:“吾固不識若也 。”先生曰:“吾亦不識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綱窮詰其姓名 ,先生曰:“吾忠未能報國 ,留姓名則辱國;智未能保家,留姓名則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則辱身。軍中呼我為畫網巾,即以此為吾姓名可矣。”之綱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總兵,徒以識時變 ,知末命至今日不失寶貴。若一匹夫 ,倔強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 ,自前世已然。”因指其發而詬之曰 :“此種種者而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於網巾且不忍去,況發耶!”之綱怒,命卒先斬其二仆,群卒前捽之 ,二仆嗔目叱曰 :“吾兩人豈惜死者!顧死亦有禮 ,當一辭吾主人而死耳。”於是向先生拜,且辭曰:“媽等得事掃除泉下矣 !”乃欣然受刃。之綱復先生曰:“若豈有所負耶?義死雖亦佳,何執之堅也。”先生曰:“吾何負 ?負吾君耳 。一籌莫效而束手就擒 ,與婢妾何異,又以此易節烈名 ,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負義者曰 :”故恥不自述也。“出袖中詩一卷,擲於地,復出白金一封,授行刑者曰:“此樵川先生所贈也,今與汝。”遂被戮於泰寧之杉津。泰寧諸生謝韓葬其骸於郊外杉窩山 ,題曰:“畫網巾先生之墓”,而歲時上冢致祭者不輟 。
當四營之既潰也,楊名高、王之綱復追破之,死逃略盡,而敗將有願降者,率兵受招撫於邵武 。行至朱口,一卒獨不肯前,伸項謂其伍曰 :“殺我!殺我!”其伍怪之,且問故,曰:“吾熟思之累日夜矣,終不能俯仰事降將,寧死汝手 。”其伍難之。乃奮袂裂眥 ,抽刃相擬曰 :“不殺我者,今當殺汝!”其伍乃揮涕斬之,埋其骨而去。揭重熙、傅鼎銓先後被獲,不屈死。張自盛、曹大鎬等後就縛於瀘溪山中 。
贊曰 :自古守節之士不肯以姓字落人間者,始於明永樂之世。當是時,一夫守義而禍及九族 ,故多匿跡而死,以全其宗黨 。迨崇禎甲申而後 ,其令未有如是之酷也,而以余所聞,或死或惜也夫!如畫網巾先生事甚奇。聞當時軍中有馬耀圖者,見而識之曰:“是為馮生舜也。”至其他生平則又不能言焉。余疑其出於附會,故不著於篇。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順治二年:1645年。
2.明唐王:明宗室,朱聿鍵。順治二年(1645年),明禮部尚書黃道周和都督同知鄭芝龍擁立唐王於州。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占領福建大部分地區,唐王政權覆滅。
3.鄭芝龍:福建南安人,鄭成功之父,明都督同知。順治二年擁立唐王在福州即位,不久,因清統治者離間、誘降,反明降清。泉國公為其封號。
4.洪承疇:福建南安人,明崇禎年間任兵部尚書,崇禎十四年(1614年),率十三萬人與清軍會戰松山,兵敗。翌年被捕降清,隸漢軍鑲黃旗。順治元年,隨清軍入關,二年入南京,總督軍務,鎮壓江南抗清義軍。
5.關:楓嶺關,位於仙霞嶺,是福建北部的屏障。
6.七閩:古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帶少數民族地區。《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7.雄發:剃髮。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廷下令江南人民剃髮。蓄髮是漢族人的風俗,雉發令頒布和實施後,江南人民立下“頭可斷,發不可剃”的誓言,反剃髮的鬥爭此起彼伏,不少人為此遭到清軍的屠殺。
8.爵:官職。里:籍貫。
9.匿:隱藏。邵武、光澤:福建西北山區的兩個縣名。
10.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逮捕。《宋史·趙善俊傳》:“歲飢,民群趨,富家發其廩,監司議調兵……掩捕。”
11.網巾:形狀像網的絲巾。戴網巾之俗始於明初。
12.櫛(zhì):原指梳頭的梳子,這裡指梳頭。盥(guàn):洗手洗臉。
13.太祖:朱元璋。“高皇帝”為其諡號。
14.詎(jù):豈。
15.汝曹:你們。
16.役:役使。指可役使、指揮的抗清武裝。
17.裨將:副將。
18.亡:逃。
19.恢復:復辟明朝。
20.逾(yú):超過,這裡指張自盛和洪國玉聚集的反清復明者超過萬人。
21.重熙:江西臨川人。崇禎時為福寧州知州,弘光時任吏部主事,永曆年間封為兵部尚書,後兵敗被俘,不屈死。
22.傅鼎銓(quán):江西臨川人,崇禎年間進士,永曆時任兵部右侍郎,堅持抗清,被俘不屈而死。
23.依之:依從。
24.庚寅:順治七年(1650年)。
25.詭稱:欺詐。
26.楊名高:遼東人,屬鑲黃旗漢軍,順治間任福建樟州提督。
27.斑斑然:雜色的網狀花紋。
28.泰寧:縣名,位於福建省西北部。
29.檻車:囚禁押解犯人的車。
30.王之綱:宛平人,原為明總兵,後降清,授福建雲霄總兵,加都督僉事,鎮汀州。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最高武官。
31.固:本來。若:你。
32.詰:追問。
33.忠:忠心。智:才智。危:危難,句意謂即以身心報效遇到危難的國家。
34.徒:僅僅。
35.匹夫:古代指平民男子。
36.改制:朝代的改變。制,制度。。
37.詬(gòu):罵
38.捽:揪。
39.嗔(chēn):怒睜眼睛。叱:大聲怒斥。
40.顧:不過,但是。
41.事:侍奉。
42.負:對不住,愧疚。
43.君:皇上。
44.籌:計策,謀略。
45.易:擅取。
46.義:合宜的道德、行為和思想。
47.骸:屍骨。郭:城。
48.冢:墳墓。輟:停止。
49.招撫:經過勸說,歸順投降。
50.伍:同隊伍中的兵士。
51.汝:你。
52.奮袂(mèi)裂眥(zì):憤然甩袖,怒目圓睜。
53.相擬:作出殺人狀。
54.瀘溪:縣名,在今湖南省境內。
55.贊:古代一種讚美的文體。
56.禍及:株連,連坐罪。
57.宗黨:家族。
58.迨(dài):等到。崇禎甲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於這年隨著崇禎帝自縊而亡。
白話譯文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占領了江東,明之遺臣和農民義軍聯合組成“四營”,有兵力萬餘人,活躍在福建、江西一帶,開展抗清復明鬥爭。不久,“四營”潰敗,七閩皆沒,新令“剃髮、更衣冠,不從者死”,於是士民因違令被處死者不計其數,“畫網巾”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員。
先生這個人,他的姓名,官職等級和籍貫都不能知道。帶著兩個僕人,都穿戴著明代的衣帽,躲藏在紹武,光澤一帶的山寺中,他們的事情被人所知,於是光澤守將吳鎮派人逮捕了他們,押送到紹武守將池鳳陽那裡。池鳳陽把他們的網巾都除去了,把他們留在軍中,告誡手下謹慎看守他們。先生已經失去了網巾,洗漱梳頭完畢,對兩個僕人說:“衣帽,歷代有各自的規定,至於戴網巾則是我朝太祖高皇帝首創實行的。現在我遭遇國家滅亡就要死了,難道可以忘記祖宗的制度嗎 你們取筆墨來,替我在額上畫上網巾。”於是兩個僕人替先生畫上網巾,畫完以後,才戴上帽子,兩個僕人也互相畫,一天天地都這樣。軍中的士卒都笑話他們,先生沒有姓名,人們都叫他畫網巾的人。
當這時候,江西、福建中間有四營的一役。四營:是孫自盛,洪國玉,曹大鎬,李安民。起初自盛屬於明朝建武侯王得仁的副將。得仁既已敗死,自盛逃到山裡,和洪國玉等,收召了散兵和許多強盜,號稱恢復,有一萬多人。明朝的遺臣,像督師兵部右侍郎揭重熙,詹事府正詹事傅鼎銓等,都歸附著。庚寅年夏天,四營兵潰散在邵武的禾坪,池鳳陽假稱先生是俘虜,獻給提督楊名高。名高看他畫的網巾,很顯明地在額上,笑著拘留他。名高的兵到泰寧,從囚車裡放出先生,同他說:“你現在降我,還可以免掉一死。”先生道:“我以前認識王之綱,要到他那邊去決定。”
王之綱,是福建總兵,是攻破四營軍的功臣。楊明高很高興,押解他到王之綱處。王之綱說:“我本來也不認識你。”先生說:“我也不認識你,今天特地到你這裡死罷了。”王之綱追問他的姓名,先生說:“我忠心卻不能報效國家,留下姓名就是辱國;我有智慧卻不能保護家庭,留下姓名就是辱家;國家危難之時不能立即獻身於國,留下姓名就是侮辱自身。軍中人叫我為畫網巾的,就用這個做我的姓名就可以了。”王之綱說:“天下大事已定,我本是明朝的總兵,只是因為識時機變化,知曉天命,到現在還不失掉富貴。你一個平民,倔強而死,有什麼好處呢 再說變更朝制,改換服裝,從前代就已經這樣。”就指著他的頭髮罵他說:“這種短短的頭髮還不肯剪去,為什麼呢?”先生說:“我對於網巾尚且不忍心除去,何況頭髮呢!”王之綱大怒,命令士卒先殺死他的兩個僕人。一群士卒上前揪住他們,兩個僕人睜大眼睛叱罵他們說:“我們兩個人難道還顧惜一死嗎 不過死也應當有禮節,要和我們的主人告別再死罷了。”於是向先生下拜,並且告辭說:“我們能夠給您打掃黃泉之下了!”竟欣然受刃而死。王之綱又對先生說:“你難道還有什麼辜負別人心嗎 堅持正義而死雖然也很好,為什麼固執到這種程度呢。”先生說:“我辜負什麼 辜負我的國君罷了。一個計畫都沒有進獻實行就束手就擒,和奴婢有什麼區別呢,又用這個來交換節烈的名聲,我恥笑古今以來的遵循舊例而辜負節義的人,所以感到羞恥,不再說什麼了。”於是在泰寧的杉津受死刑。泰寧諸生謝韓在郊外的杉窩山埋葬了他的骸骨,墓碑上題寫“畫網巾先生之墓”,每年到墳墓祭奠的人不斷。
當四營的既已潰退了:楊名高、王之綱再追著破掉他們,死的逃的差不多完了,敗將中間有願意降的,領了兵在邵武受招撫。行到朱口,一個兵獨不肯向前,伸著頸向他的伍長道:“殺我!殺我!"他的伍長奇怪,問他原因,他道:“我精密地想了幾天幾夜!到底不能低頭服事降將,寧願死在你手裡!”那伍長有些為難的樣子,他便舉起袖子,裂著眼眶,拔刀作勢道:“不殺我的話,現在要殺你!”那伍長揮著淚斬他,葬了他的屍骨而去。揭重熙、傅鼎銓先後被捉住,不屈而死,張自盛、曹大鎬們,後來在瀘溪山里被捉著。
贊道:“從古守節的人,不肯把姓名留落在人間的,從明朝永樂年間開始。當那時候,一個人守著義,禍卻要及到九族,所以大多數藏著形跡死掉,來保全他的宗黨。等到崇禎甲申年後,那法令沒有這樣的苛刻的,照我所聽見的,有的死,有的逃,不把姓名、住居地方告訴人家的很多。有使得弔古的人不能詳細知道,難道不是可惜嗎?像畫網巾先生的事很奇!聽見當時有馬耀圖的看見了認識他道:“這是馮生舜吧。”至於他生平,那又不能說。我懷疑他出於附會,所以不寫在篇中。”
創作背景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占領了江東,明之遺臣和農民義軍聯合組成“四營”,有兵力萬餘人,活躍在福建、江西一帶,開展抗清復明鬥爭。不久,“四營”潰敗,七閩皆沒,新令“剃髮、更衣冠,不從者死”,於是士民因違令被處死者不計其數,“畫網巾”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員。此文作於康熙四十年(1701年)。是作者為“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的民族志士——畫網巾先生創作的一篇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文刻畫畫網巾先生,首先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富有象徵意義的細節:畫網巾,以此來象徵該先生忠於明朝、反抗民族壓迫的高貴品節。他生不能戴網巾,畫以代取之,死不去畫網巾,以生命保護之;人既以畫網巾為名,文亦以畫網巾為題。矛頭直指滿清統治者。取材簡樸而形象,寓言則深刻而沉痛。其次,作者十分注重刻畫畫網巾先生的個性特點,不是僅僅以慷慨陳詞的語言來表現其堅貞不屈誓不投降,而是重在以堅毅執著從容不迫的行動來表現其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主要是行動描寫,其次才是語言描寫,重點明確,主次分明,感染力更強,使人閉目可想畫網巾先生的形象。再次,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清兵大舉南下,奮起抗擊者有之,望風披靡者亦有之;堅貞不屈者有之,屈膝投降亦有之。戴名世在文中,巧妙地記敘了畫網巾先生與王之綱的一段對話,把兩種形象的代表放在了歷史的審判台上,昭然揭示了:一個賤為布衣,堅貞不屈,一個貴為總兵,屈膝投降;一個以國家社稷為重,視操守品節為生命,一個以富貴榮祿為重,奉行屍走肉為生命。由此鮮明凸現出他們的思想境界和志行品格,高下懸殊,黑白分明,從而反襯了畫網巾先生的崇高形象。應該說,這裡的對比手法運用得是十分成功的。
值得注意的是,戴名世在突出塑造畫網巾先生這一奇士形象的同時,還勾勒了一群抗清、誓不降清的堅貞形象。小者如二仆一卒,從容就義,視死如歸,雖粗粗幾筆,卻形象生動,躍然紙上;大者如明之遺臣揭重熙、傅鼎銓,如四營之役的張自盛、曹大鎬等,堅持抗清,堅貞不屈而或被縛或就死,青史留名;眾者如文中所述,“士民以違令死者,不可勝數”,“或死或遁,不以姓名里居示人者頗多”,仁人志士,絡繹繽紛。可見,這裡一個英雄的群體,志士的群像。畫網巾先生不過是他們當中的一位傑出的代表、崇高的典型而已。因此,可以一喻比擬此文:眾星拱月。堅貞不屈的群“星”烘托著大義凜然的“明月”。群星璀璨,明月增輝。
戴名世是以司馬遷為宗師而從事人物傳記寫作的。“為文得司馬子長之神”,在史傳寫作中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細節描寫,真實而藝術地再現人物的精神風采。在《畫網巾先生傳》一文中,作者飽蘸著深厚感情的筆觸,用白描的手法對人物形象進行細緻的刻畫,“畫網巾”先生被捕後,在額上畫網巾,痛斥叛徒,從容就義,展現了一個反清英雄的崇高形象。文中寫“畫網巾”先生二仆欣然受刃,是對“畫網巾”先生形象的正襯,寫民族敗類明降將王之綱,是對“畫網巾”先生形象的反襯。正、反映襯使“畫網巾”先生的形象得到升華,顯得更加高大。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中國歷代名家散文大系·清卷》:晚於吳偉業的戴名世亦作有《畫網巾先生傳》,所述更詳,與吳偉業《畫網巾先生傳》可作互補。
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漆緒邦、王凱符《桐城派文選》:此文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能以白描手法對人物形象進行窮神盡象的刻畫。這篇作品對“畫網巾”先生畫網巾於額上、痛斥叛徒、從容就義等富有特徵性的言行的記敘,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作者簡介
戴名世(1653~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號藥身,別號憂庵,晚號栲栳,晚年號稱南山先生。死後,諱其姓名而稱之為“宋潛虛先生”。又稱憂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戴名世二十歲授徒養親,二十七歲所作時文為天下傳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應試,二十六年(1687年),以貢生考補正藍旗教習,授知縣,因憤於“悠悠斯世,無可與語”,不就;漫遊燕、趙、齊、 魯、越之間。 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趙申喬,據《南山集·致餘生書》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跡,參戴名世 “倒置是非,語多狂悖”,“祈敕部嚴加議處,以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發,被逮下獄。五十三年(1696年)三月六日被殺於市,史稱“南山案”,戴名世後歸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著有《戴南山先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