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癭蟎

番茄癭蟎,屬真蟎目,癭蟎科,拉丁名為Eriophyes lycopersici Wolff ,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貴州、河南等省。

形態特徵

體長195—210微米,寬約70微米,細長紡錘形。具足2對,跗節和脛

番茄癭蟎(右下角)及為害番茄葉片背面症狀番茄癭蟎(右下角)及為害番茄葉片背面症狀
節區別明顯,前足脛節無側距但生剛毛數根。大體後端的背、腹環不分化,幾乎相同。若蟎與成蟎相似,淺灰綠色,半透明狀。成蟎色較幼蟎深。卵散產在葉背脈間或氈物隙中,乳白透明。

特性規律

生活史不詳,田間5月中下旬至9月可見為害症狀。成蟎隱於葉背,在脈間葉肉表皮組織上吸食,潛於葉片剛毛下產卵繁殖。高溫少雨氣候下蟲口密度大,為害烈。

危害特點

多發生在植株生長中後期。嫩葉被害後,葉片反卷,皺縮增厚。被害葉片初期症狀不明顯,逐漸葉背出現蒼白色斑點,表皮隆起,最後產生灰白色毛氈狀物。老葉可受害不彎曲,但質地變脆,逝去光澤。對被害葉切片觀察,發現氈物區表皮細胞和部分柵欄組織細胞已被吸乾或僅留少許殘綠物,大量葉細胞壞死。氈狀物實為壞死細胞組織,寄主膠狀分泌物和蟎蛻的混合體。危害嚴重時,莖和果實硬化,呈淡褐色。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20代左右,世代重疊。溫室4月起、大田5月中下旬-9月可見為害症狀。為害盛期在6-7月。成蟎隱於葉背,在脈間葉肉表皮組織上吸食,潛於葉片剛毛下產卵繁殖。適宜生長溫度為20-35℃,相對濕度45%-70%,高溫乾旱時蟲口密度大,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生活史研究,找出栽培控制措施,減輕為害。
(2)藥劑防治掌握在為害始期至始盛期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蟲初發期噴灑10%瀏陽黴素1000~1500倍液或35%卵蟲淨乳油1000~1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倍液、20%蟎克乳油800~1000倍液、40%抗蟎23乳油500~800倍液、5%增效抗蚜威液劑2000倍液,在發生高峰期連續防治3~4次,每次間隔5~7天。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地理分布

分布在貴州河南等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