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盛源

申盛源,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

豆汁

介紹: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行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並說:“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豆汁是用製造綠豆澱粉或冬粉的下腳料做成的北京的風味小吃。生豆汁兒是水發綠豆加水經研磨,並除去大部分澱粉(用於生產冬粉涼粉等)之後的液體經發酵生產的。豆汁一般味酸,略苦,有輕微的酸臭味。
歷史: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民俗:有人說,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實喜歡喝豆汁的並不局限於民族,也不拘貧富。舊時,有穿戴體統者,如果坐在攤上吃灌腸或羊霜腸,就會被人恥笑,但在攤上喝豆汁則不足為恥。賣豆汁的照例是從粉房將生豆汁躉來,挑到廟上,就地熬熟。前邊設個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玻璃罩子,一個放辣鹹菜;一個放蘿蔔乾;一個放芝麻醬燒餅、“馬蹄”(此系另一種形式的燒餅,狀如馬蹄,故名。有椒鹽馬蹄、兩層皮的水馬蹄之分);一個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鋪著雪白桌布,掛著藍布圍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圖案,標出“×記豆汁”字樣。夏天還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經營者通常為一、二人,不停地向遊人喊道:“請吧,您哪!熱燒餅、熱果子,裡邊有座兒哪!”
麻豆腐。北京的特產,他處皆無。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原來是出產粉皮澱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頂細的成了豆漿,是正品,用來做澱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一煮,濾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

麻豆腐是粉房的副產品,或曰下腳料,所以價格特別便宜,兩個大子兒就可以買一大碗。老北京人買回家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一炒當飯菜吃,叫做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舊京百姓地道的家常菜,別看此物甚廉,但要炒好亦非易事,首先在原料上就要有所選擇,得用東直門四眼井粉房裡做的麻豆腐才算正宗。配料講究用純正的羊尾巴油和“野雞脖兒”嫩韭菜,方能顯出炒麻豆腐的“英雄本色”。
炒麻豆腐的“套路”大致如下,將羊肉丁炒焦起鍋,下黃醬煽炒蔥薑末出香味兒,加入麻豆腐翻炒。隨後,讓大青豆、紅辣椒、嫩豆芽、雪裡蕻未依次投人到炒麻豆腐的事業中來,輔之以大火,使鍋里的尤物們變得“轟轟烈烈”,再不斷地加油、添水,用一點兒老黑醬油,將麻豆腐及其夥伴作“翻天覆地”狀,直至麻豆腐表面氣泡涌動、蜂窩畢現、香氣翁動,方算“勝利會師”。老北京有句俗話:“炒麻豆腐——大咕嘟”,是說麻豆腐一熟會自己“咕嘟、咕嘟”地起泡說話,告訴您:“我熟啦!”似乎麻豆腐通了人性,怪不得老北京人會青睞於它呢!
此時在起鍋前放人切成寸段兒的“野雞脖兒”嫩韭菜梗兒,灑上炒焦的羊肉丁出鍋,再淋上一勺紅亮亮的辣油,便是一味亦飯亦菜不可多得的美食。 炒麻豆腐原來用羊尾巴油炒,因其涼了以後有膻味,一般人不能接受,現改用植物油和羊腰窩肉切末,配青豆和雪菜,先用黃醬與麻豆腐一起炒,然後要用小火(火靠)至粘糯後,要用紅辣椒與切好的豆瓣蔥,用熱油炸出蔥辣香味,澆在剛出鍋的麻豆腐上,炒麻豆腐成菜之後,灰白紅綠相間,口感香醇味厚,別有風味。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製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願製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個“焦圈俊王”,原是“南來順”職工,已故去。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北京護國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製作的焦圈,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