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爾壩村

甲爾壩村

甲爾壩村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部中軸線的北端,隸屬於包頭市昆都侖區昆北街道辦事處的一個村子,2008年前歸屬九原區新城鎮,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面積1.6平方公里,有村民656戶,2243口人。經過發展二三產業,實施產業化經營,2005年甲爾壩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00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上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都市新村”,先後被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全國十佳小康示範村”和“四星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壯大集體經濟強村富民

沒有集體經濟的發展、積累和壯大,很難實現全體村民共同與持久的富裕,這已成 為甲爾壩村村委會一班人的共識。他們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強村富民的根本,走出了一條集中財力發展集體經濟,用村級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村民的成功之路。甲爾壩村通過以土地入股聯合,集中部分土地徵用款投入的方式,先後投資600萬元,創辦了金興藥用膠囊廠、寶格達蒙古風情園、鋼化玻璃廠等集體企業,實現了集體經濟從弱到強,逐漸壯大。緊接著又緊緊抓住包頭市北出口大力改造的發展良機,匯集集體所有財力,投資1.4億元建成了集建材、裝飾、家具為一體的包頭市乃至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建材批發、零售市場,成為建設部批准設立的首家住宅產業化住宅商品展示基地,使集體經濟一躍突破了1000萬元。

夯實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就有了發展的空間。甲爾壩村投資建成了327棟集單列式採光、全封閉管灌、四季保溫的高標準溫室,分給農民發展花卉、蘑菇、名優特稀蔬菜種植,每年可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000多元;投資1700萬元建成59套商業用房,低價租售給村民發展二、三產業。目前,從事二、三產業的村民占全村總勞力的80%以上,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和農民增收的問題。投資9800多萬元建起了547套歐式別墅住宅樓。住宅新村內建有幼稚園、國小、衛生院、商業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街心廣場,綠地面積占到總面積的51%。小區內道路按水泥路面硬化,總體線路全部入地,配套設施齊全,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現代化農村人居工程的樣板

基礎建設

為民謀福打造“都市新村”

2005年是甲爾壩值得記憶的一年,這一年全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000萬,人均純收入超過一萬元。現在,全村80%以上的村民從事商業、服務業、運輸業和建築業等三產業。由於村集體經濟發達,全村推行了養老金、助學金和取暖補貼制度。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貼1000元;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領取養老金1200元;被公辦大學錄取的大學生,每人獎勵1-2萬元。目前,村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65平方米,投資1.6億元的新村住宅區基本建成。電話、家用電器普及率達95%以上,村民擁有小汽車75輛,成為遠近聞名的“都市新村”。

村民們不僅以很低的價格住進了樓房別墅,還享受著到位的服務和優厚的福利,水電費只需交城裡一半的價錢,衛生費、物業管理費等則全由村集體承擔。在村裡有福利院,有幼稚園,真正是老有所養,幼有所撫。富裕後他們特別重視教育,村國小每年享受村集體10萬元撥款,他們的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學使得這所農村國小趕超了城裡國小的教學條件。

在甲爾壩村,老人和孩子都感覺到很幸福。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甲爾壩人要做內蒙古第一村,他們將用自己的膽識和才智去創造更輝煌的明天。

精神文明建設

管理民主樹文明新風

村務公開、民主參與,使甲爾壩村步入了和諧的境界。目前,村務公開的內容已達到三大類27項。村委會創造性地實行點題公開與垂直公開相結合的公開形式。點題公開就是事情雖不在公開內容範圍之內,但村民認為事關重大或在某個時期最想了解的事情,由村民代表以點題的方式提出,村委會及部門按要求列印並發放到戶,及時予以公開;垂直公開就是對計畫生育指標安排、宅基地審批、收費等事項,按照“誰審批、誰公開,誰收費、誰公開”的原則,由負責審批、收費的部門直接入村進行公布。通過創新村務公開形式,既調動了村民參與村務的積極性,又增大了村委會工作的透明度,有力地維護了全村的穩定。在重大項目的決策過程中,村委會儘可能讓村民都參與,村內所有事項的決策必須經過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增加村民對各項決策的理解程度,使決策更加真實地反映民情,體現民意,從而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正是由於甲爾壩村村務的公開、民主,使民心安定、秩序井然,幾年來沒有出現一例民眾上訪告狀事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