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環境哲學、科學傳播、科學人類學、科學與藝術研究
工作及學習經歷
2004年5月13日調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任教。
2002年3月——2004年5月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
1998年9月——2001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學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劉吉、金吾倫);2001年6月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8年9月——2002年3月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陳久金)。2002年4月答辯通過,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4年3月——1997年7月 《中國礦業報》社文學編輯。
1988年9月——1994年7月 北京印刷學院物理教師。
1986年9月——1988年7月 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
1982年9月——1986年7月 吉林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本科。
學位
2001年6月29日,哲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為《一個整體論的建構方案——惠勒科學哲學思想初探》。
2002年8月31日,理學(科學史)博士學位,學位論文為《納西族傳統宇宙觀、自然觀、傳統技術及生存方式之變遷》。
學術訪問
2013年9月1日-2014年6月30日, 獲得富布萊特獎學金,在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作訪問學者。
2006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15日,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在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科學技術史辦公室(Office for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作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自2013年)
中國科學哲學學會理事(自2011年)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自2007年)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自2005年)
國際納西學會理事
北京納西學會理事
獎勵
譯著《魔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獲得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之佳作獎。
專著《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科學出版社,2007)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2008年推薦書目獎。
譯著《宇宙逍遙》(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2007年推薦書目獎。
學術資助
2015年,北京師範大學自主科研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博物價值與生態文明建設”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博物學文化與公眾生態意識關係研究”第五子課題“博物學視野與人類生態文明建構”主持人
2011年,中國科協繁榮科普創作資助計畫“‘走向生態文明’捷運公益科普素材開發”
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量子現象的非實在性整體觀研究”主持人
2009年,北京市“‘面向生態文明’社區科普展板方案”
2005年,參與普洱市課題“思茅生態旅遊戰略研究”。
2003年,參加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課題組,具體負責“創新文化與科學普及研究”中“科普基礎建設研究”的一部分,負責其中“職業科普機構的建設、運用、發展與管理研究”和“職業科普隊伍的培養、使用、管理研究”兩個部分。
1999年,參加中國科學院課題“二十世紀科學技術的回顧與展望”,課題成果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學之旅》(路甬祥等著,本人的工作在後記中有介紹),為該社“新世紀科學史系列”第三部。
學術成果
已出版著作
1. 稻香園隨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年3月
2. 一觸即崩,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12月
3. 警惕科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年3月
4. 學妖與四姨太效應——科學文化對話錄(田松 劉華傑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5. 神靈世界的餘韻——納西族,一個古老民族的變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6. 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
7. 敬畏自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四人對話,署名次序為蘇賢貴、田松、劉兵、劉華傑
8. 永動機與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學,田松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1月
9. 堂吉訶德的長矛——穿越科學話語的迷霧,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10. 血液與土壤,田松著,鷺江出版社,1998年8月
11. 科學能不能管倫理(《我們的科學文化》第五輯)(執行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已出版譯著
12. 魔鏡——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諾著,田松、王蓓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13. 宇宙逍遙,譯著(約翰·惠勒著,田松、南宮梅芳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36萬字
14. 在理解和信賴之間——公眾、科學與技術,譯著(田松、盧春明、陳歡等),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37萬字
15. 魔鏡——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諾著,田松、王蓓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16. 你生命中的休閒,[美]戈比著,田松(校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休閒譯叢之一
17. 金華養生秘旨與分析心理學,榮格、衛禮賢著,田松譯(署名通山),東方出版社,1993年
發表論文
1. 為什麼量子力學會引起我們的困惑,自然辯證法通訊,2010第五期Vol. 32 Sum.No.189, pp 26-34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11年第1期,pp10-18
2. 實在的三重劃分,哲學評論(第八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pp185-199
3. 物理學哲學:在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2-25,11版
4. 一個輝煌時代的終結, 田松 劉華傑, 河池學院學報, 2005年第四期,(8月)
5. 通向哲學的物理——介紹惠勒的幾項哲學性物理思考,自然辯證法通訊,2004第5期
6. 延遲選擇實驗及其引發的實在問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4年第8期
7. 所見即所能見——從惠勒的實在圖示談科學與認知模式的同構,哲學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4年第2期,全文轉載
8. 在歷史中穩定的生活——從時間維度重述地方性與普遍性,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年第7期,pp73-78,Vol. 32,No.7, 2016.
9. 何以知其然也——上帝視角與相對主義,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四期,pp62-69
10. 博物學,人類拯救靈魂的一條小路,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六期,pp50-52
11. 從文化研究轉向文明批判——書評:張華夏:《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第二版),哲學與文化,2011年第四期(第三十八卷第四期),pp175-180
12. A Study of Experiential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Exemplified b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IAN So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Front.Philos.China) 2011,6(2): 298-315 Vol.6, Number2, June. 2011, pp..298-315,
13. 科學的技術與經驗的技術——兼論中西醫學之差異,哲學研究,2011年第2期,pp..100-106;
14. 博物學編史綱領的術法道——原創基於獨立的問題,“我們的科學文化”之七《好的歸博物》,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pp22-2;
15. 推廣轉基因技術問題首先不是科學問題,讀書,2010年第7期,pp57-66
16. 科學與宗教的平行分析,思想戰線,2009年第二期
17. 話語權:傳統的價值,《我們的科學文化》之第一輯《迷信戰勝科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8. 中醫為什麼要有科學依據?社會學家茶座,2006年第一期(總第十四輯),pp63-68
19. 科學技術:全球化的馬達和多樣性的砂輪,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5年第二期,pp36-39。新華文摘2005年第18期篇目輯覽。
20. 科學文化:超越斯諾與回歸斯諾,新華文摘2003年第7期(原載《中華讀書報》2003年4月9日,21版)
21. 科學話語權的爭奪與策略,讀書,2001年第9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轉載
22. 從構成到生成——歷史與科學的一個比較,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1年8期全文收錄
23. 唯科學·反科學·偽科學,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24. 愛因斯坦的意義,新華文摘1999年第6期(原載《中華讀書報》1999年3月3日)
25. 再現現實與創造現實,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5月
26. 從太和殿的建造看經驗、技術和科學的關係,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8月,pp17-22
27. 我們就是不需要蛋白質,《我們的科學文化》之第六輯《科學的越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pp3-20。
28. 同父異母的兄弟——傳統納西族的署自然觀及其現代意義,《我們的科學文化》之第四輯《科學的算計》,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年7月,pp3-39
29. 人這種動物為什麼要喝牛那種動物的奶,《我們的科學文化》之第二輯《陽光下的民科》,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0. 人神交通的舞台——傳統納西族的創世神話及宇宙結構分析,自然科學史研究,2007(3),第26卷pp334-351
31. 科學人類學:一個正在發展的學術領域,雲南社會科學,2006-3,pp78-82
32. 量子世界的說書人——科學史的寫與重寫,科普研究,2006年第四期
33. 從少數民族科學史到科學人類學,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34. 論白地摩崖作者為木高之證據不足,雲南社會科學(雙月刊),2002年第3期
35. The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Tracking the Increase of Mea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署名:Song Tian with Yao Wang, Mo Zhao Translated by Yuan Gao,發表於專輯:The Future of Meat Without Animals,專輯主編為 Brianne Donaldson and Christopher Carter,出版者 Rowman & littlefield,London & New York,2016, pp49-66
36.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發表於期刊,RCC Perspectives: Transformations i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2016, no. 3, pp15–25. 該期主題為:“A Future without Waste? Zero Wast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Christof Mauch
37. 還土地以尊嚴——從土地倫理看農業倫理,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四期pp114-117
38.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新的生態理念,綠葉,2014年第二期
39. 垃圾問題也是戰略問題,改革內參,2012年10月
40. Global Warming as a Manifestation of Garbage, Impasses of the Post-Global: Theory in the Era of Climate Change, Vol. 2, Edited by Henry Sussman, Open Humanities Press, 2012
41. 垃圾,今天,2011年春季號,pp284-306
42. 在工業文明的框架內,環境危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綠葉,2011年第六期
43. 人類文明的生態、技術和文化前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二期,43(2),pp35-38
44. 工業文明的痼疾:垃圾問題的熱力學闡釋及其推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第6期pp45-55。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3期,pp30-32,選摘
45. 從生態倫理學視角看“敬畏自然之爭”,田松 劉芙,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41卷)第6期,pp57-65
46. 關於傳統、科學與文明未來——對范岱年先生的幾點回應,科學文化評論,2009年第四期,pp96-101
47. 燃油稅、塑膠袋與網議囂囂,讀書,2009年7期,pp81-87
48. 小傳統,地方文化與中國人的特性,綠葉,2008年第8期
49. 兩類文明的兩個體系,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季刊),2001年第四期
50. 第四主體,面向生態文明的科學傳播理論建構
講授課程
環境哲學、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科學·環境·人類未來、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題、莊子閱讀、環境電影鑑賞與分析、科學人文視野下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