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田松[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田松,男,1965年出生於吉林四平。曾在吉林大學、南京大學讀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讀博士,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做博士後。教過大學物理,做過文學編輯,當過電視策劃,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哲學博士,理學(科學史)博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少數民族科技史學會理事,國際納西學會理事。

個人履歷

田松田松
曾在吉林大學南京大學讀本科和研究生。

曾在北京印刷學院教物理,在《中國礦業報》做編輯,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讀博士,在中央電視台做策劃,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做博士後。現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任教。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科學人類學、生態哲學、科學傳播、科學與藝術研究等。近年來由批判科學主義而關注環境問題,強調傳統的價值,進而批判工業文明,關注個人的幸福與人類的命運,試圖對人類生活進行總體上的闡釋。

主講課程

科學哲學、環境哲學、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物理學哲學專題)、科學文化概論、科學人文視野中的科幻電影、莊子閱讀、自然科學概論等。

著作論文

著作、譯作

1.永動機與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學,田松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1月。
2.堂吉訶德的長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3.魔鏡——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諾著,田松、王蓓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4.血液與土壤,田松著,鷺江出版社,1998年8月
5.金華養生秘旨與分析心理學,榮格、衛禮賢著,田松譯(署名通山),東方出版社,1993年

論文

1. 民間科學愛好者為什麼不能取得科學意義上的成功,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4年第3期

2. 莎士比亞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文景,2004年7月(創刊號)

3. 延遲選擇實驗及其引發的實在問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第5期

4. 越出水面的魚——從《天學真原》到《江曉原自選集》,中國圖書評論,2004年第3期

5. 所見即所能見——從惠勒的實在圖示談科學與認知模式的同構,哲學研究,2004年第2期

6. 民間科學愛好者的行為及心理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7. 《從信賴到理解》序(合譯,第一譯者),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3年第四期

8. 我民間,但是我科學,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4年第一期;社會學家茶座,2003年第四輯

9. 民間科學愛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第7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0. 科學文化:超越斯諾與回歸斯諾,新華文摘2003年第7期(原載《中華讀書報》2003年4月9日,21版)

11. 從少數民族科學史到科學人類學,收入《弘揚民族科技 促進西部開發——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

12. 論白地摩崖作者為木高之證據不足,雲南社會科學(雙月刊),2002年第3期

13. 從普及到傳播 從信賴到理解,上海科壇(季刊),2002年第2期

14. 納西世界的科學人類學初探,收入《玉振金聲探東巴——國際東巴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 科學話語權的爭奪與策略,讀書,2001年第9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轉載

16. 從構成到生成——歷史與科學的一個比較,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1年8期全文收錄

17. 科學精神掌握在誰的手裡,收入王大珩 于光遠主編《論科學精神》,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4月

18. 兩類文明的兩個體系,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季刊),2001年第四期

19. 現代科普理念,新華文摘2001年第3期(原載《科學時報》2000年12月15日)

20. 初入納西世界,國際納西學會通訊,2000年12月總第一期

21. 唯科學·反科學·偽科學,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22. 也談科學—人文資源的稀缺與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自然辯證法研究,1999年10月,被人大複印資料收入

23. 愛因斯坦的意義,新華文摘1999年第6期(原載《中華讀書報》1999年3月3日)

24. 完整電影神話的實現與終結,當代電影,2000年第3期,收入《影視藝術前沿》,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

25. 再現現實與創造現實,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5月

26. 從太和殿的建造看技術、科學與經驗的關係,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8月

27. 刀壓脖子問親事——傳統二人轉中的女性意識(署名通山),文藝廣角,1997年第11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