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7年3月由龍母公社拆置田心公社,1983年11月設區,1990年設鎮。全鎮總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9.2萬畝,耕地面積2.14萬畝。鎮轄16個行政村、178個經濟合作社,14個企事業單位,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9萬人,總戶數6742戶,總勞動力1610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60人,常年外出人口6908人。鎮機關設在田心鎮田心村陽光頭,距縣城42公里,圩鎮街道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已建面積1.1平方公里,現有街道居民3018人。
田心人民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 民國17年(1928年)4月,中共五(華)、興(寧)、龍(川)縣臨時工作委員會在霍山太乙岩成立,同期在東友徑口、田北祠堂角、長坑、小東坑等建立中共黨的基層組織。翌年4月,在田北祠堂角成立田心鄉蘇維埃政府,不久又開闢了東友徑口、小東坑、東坑黃竹塘、長坑、上塔、陂角牛仔崗等革命蘇區。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鎮共有19所中國小校,其中初級中學2所,完全國小17所,共有在校教職工299人,學生總人數7120人(國小5100人,中學2020人)。鎮建有文化活動中心大樓,設備齊全,配備完善。鎮級衛生院建設不斷完善,醫療設備條件先進,環境優美,全鎮還設有16間村級衛生站。
科第名家
“福京淪喪,胡虜長驅。臣邑陷室毀,蹙蹙靡騁,避家邑境霍山,蕭然窮餓……”這是《下塔村志》收錄的明進士巫三祝在永曆元年(1647 年)6 月向南明皇帝朱由榔奏的《辭薦起用疏》,反映了民族義士巫三祝在龍川一帶領導鄉民拒清之史實。
相傳,下塔村先祖巫世傑在田心鎮開基落戶後,出現了眾多的鄉賢俊傑。巫三祝就是傑出的一位。據有關史料載,在明崇禎元年(1628 年)3 月的殿試中,巫三祝憑其奏《除益陳額外橫差擾民疏》,抗疏本邑龍川陋規而中進士,後拒不降清,一度帶領家人隱居霍山。除巫三祝外,《下塔村志》收錄了進士巫榮1733 年的殿試卷《為君難為臣不易》。
歷史景觀
下塔之所以得名,皆因村中有座古塔。 古塔始建於北宋宣和二年(1120 年),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 年)重修,為四角七級樓閣式磚塔,又名下塔。
記者在下塔村看到,古塔從外形上來看,頗似西安大雁塔。其最獨特的地方是塔身外部遍布著銘文磚。在塔身首層,記者仔細分辨發現塔磚身上有“般若波羅密”,“天王”,“宣和二年庚子”, “宣和三年辛丑”等字樣。據了解,這種遍布銘文磚的塔在全國也是較為少見的。
旅遊資源
田心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風景秀麗,自然生態環境優美,著名的霍山旅遊風景區坐落在境內中部。霍山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現屬省級森林公園和國家3A級旅遊區,以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