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明朝末年田姓昌盛,有“田半場”之稱,朝閣有吏部天官田柱石之盛名,故名田家場。清康熙時因境內有黃龍潭、黑龍譚,改名雙龍場。清光緒時,因大火,移現址建場,復名田家場。1951年建田家鄉,1967年改稱解放,1981復名田家至今。
鎮鄉概況
田家鄉輻員面積30.21平方公里,人口15310人,全鄉轄6個行政村,37個社,鄉內設機構8個,在冊幹部職工37人。全鄉屬淺丘地貌特徵,鄉境內溪河縱橫,水利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常年蓄水量2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3座,興建農用提灌站11座,常年農田水利灌溉覆蓋面積達90%以上,是潼南縣有名的水利化之鄉。鄉政府所在地緊鄰省道205線,距縣城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2003年底即將動工修建的遂渝高速公路將在田家境內開設互通路口,這給田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幾年來,田家鄉黨政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縣第十次黨代會和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的要求,立足鄉情,以富民興鄉為目標,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務實,真抓實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穩步前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投資50餘萬元,修建了全鄉最大的鄉村公路橋一座,使村村通公路的願望變為現實;投資40餘萬元,開通了民用天然氣,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政府引導,社會各方參與,完成場鎮新建和改造面積3萬餘平方米,安裝路燈20餘盞,程控電話發展用戶800餘戶,安裝光纖電視1000餘戶,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特色種養業發展初見成效。全鄉規劃發展了2000畝蠶桑基地、4000畝優質油綠豆基地、5000畝優質稻基地,發展羊二元母豬20頭以上的養殖場三戶,年養鴨上萬隻的大戶4戶,年純收入逾萬元的特色種養業專重戶已達40餘戶,一個種植業示範園區、兩個養殖業示範園區已初步形成。
招商引資進展順利。通過最佳化投資環境,制定激勵政策,內引外聯,目前農業、工業、裝飾工程與項目牽線搭橋落戶潼南已有意向性結果。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隨著兩高在潼南大地的啟動建設,隨著中等山水園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田家的區位優勢將會愈來愈明顯,古代詩人讚譽的鄉村美景將在田家得到很好的體現,田家將以她獨特的自然優勢、區位優勢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各方有識之士來這片熱土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