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馬歇爾在與其夫人共著的《產業經濟學》一書中,第一次把產業內部的結構定義為產業組織。其後,在他的名著《經濟學原理》中論及生產要素問題時,在薩伊的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和土地)基礎上,提出了“組織”這一第四生產要素,並專門設章分析了分工的利益、產業向特定區域集中的利益,大規模生產的利益、經營管理專業化的利益、馬歇爾意義上的“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收益遞減與收益遞增等現代產業組織的主要概念與內容。
分類
我們身在其中的世界可以一分為三,第一世界——物質世界,第二世界——精神世界,第三世界——信息世界。根據如此劃分的三個世界理論,從經濟學視角來看,人類經濟活動可以相應地劃出物質經濟、精神經濟和信息經濟三大板塊。
一、MC產業——現代物質(Material)經濟與C產業理論
從現代物質經濟的一般邏輯次序來看,可以分為四個基本環節,創造(Create)環節,複製(copy)環節,流通(circulate)環節和消費(Consume)環節。相應於創新環節、複製環節和行銷環節,就有作品、產品和商品三個階段,如果加上消費環節,就要相應加上用品階段。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循環鏈路,可以分別稱為現代物質經濟乃至整個現代經濟系統的第一部門、第二部門、第三部門和第四部門。它們之間同樣隱含一定的產業邏輯,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系統的主體產業部類。由於它們的關鍵字的英文第一個字母都是C,因此,可以統稱為4C產業系統。這是針對現代經濟系統的C產業理論。這一C產業序列構成了現代經濟系統的本體。本體經濟和圍繞上述四個環節提供服務的服務經濟共同組成了現代經濟的完整體系。
強調以創意為中心,主張創新中心論,就是倡導創造力經濟,走向極端就會走向創造力決定論;強調以複製為中心,主張生產中心論,就是倡導生產力經濟,走向極端就會走向生產力決定論;強調以流通為中心,主張市場中心論,就是倡導流通力經濟或者實現力經濟,走向極端就會走向市場決定論;強調以生活為中心,主張消費中心論,就是倡導消費力經濟,走向極端就會走向消費力決定論。
從目前來看,在知識化和全球化大潮中,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導向形似微笑曲線的利益分流格局。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創造環節和流通環節成為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經濟部門,複製環節成為利潤率相對較低的經濟部門,形成中間凹陷,兩翼上揚的態勢。在這種形勢下,先進國家著重發展創造力經濟和流通力經濟,而把加工製造環節向後進國家轉移,從而形成了創造業和分銷業兩端強大、製造業中間萎縮,形似微笑曲線的產業發展格局。因此,忽視創造環節,僅僅看到產業下游化趨勢是不完整的。如果把眼光向上追索,直達創造環節,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製造業為立足點,產業上游化趨勢不僅與產業下游化趨勢同時存在,而且與產業高級化趨勢相互融合。相對而言,傳統計畫經濟是以生產中心論和生產力決定論為理論基礎的,片面強調複製環節和複製能力,嚴重忽視創造環節和創造能力,蔑視流通環節和流通能力,輕視消費環節和消費能力,所謂勞動價值論也是否認創造性勞動的獨特價值和商業性勞動的應有價值,扼殺創造力、抹殺市場的正面功能正是它的副作用。直到今天,中國經濟依然陷入創造力經濟和流通力經濟兩端發育不良、生產力經濟中間強大、形似沮喪曲線的產業發展格局。上述C產業理論提示我們,當代中國物質經濟號稱世界工廠固然可喜,但是片面發展製造業、忽視繁榮創造業的弊病逐步彰顯,大力培育發展創造業成為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外貿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排序長期倒置的問題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畫,讓消費需求逐漸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需求。應該說,創造力是第一推動力,消費力是最終拉動力。既要大生產、大流通,又要大創造、大消費,才能讓整個經濟系統不斷躍上新的能級,跨上新的能態。
二、SC產業——現代精神(Spirit)經濟與C產業理論
在《實施創意世紀計畫,開展創意中國行動》一文中,我們曾經指出,創意(Creation)產業、內容(content)產業、著作權(copyright)產業和文化(culture)產業雖然內涵各有不同,但是就其外延來看,它們的主體部門大體一致。只是由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強調重點不同採用不同的概念而已。從創意產業到內容產業,再到著作權產業,直到文化產業,其中暗含一定的發生次序和產業邏輯,共同構成了現代精神經濟的主體產業集群。由於它們的關鍵字的英文第一個字母都是C,因此,這一產業集群也可以簡稱為4C產業。這是針對現代精神產業和精神經濟的C產業理論。這一C產業集群或者C產業序列構成了現代精神經濟的主體。
20世紀末期,我們曾經積極倡導文化產業理念,進入21世紀,我們從文化產業理論追根溯源,倡導內容產業概念,宣揚內容為王,進而向上追溯,倡導創意產業概念,提出創意乃萬王之王。於是我們發出了實施創意世紀計畫,開展創意中國行動的號召。
如果說農業是以農為業,因農成業,工業是以工為業,因工成業,商業是以商為業,因商成業,那么我們可以提出創業的概念,並且加以類比定義,創業就是以創為業,因創成業。如果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推動力的物質經濟被稱為創新經濟,以文化創意為第一推動力的精神經濟被稱為創意經濟,那么,合二為一,可以將其統稱為創業經濟。我們應當以產業化促進創業化,以創業化帶動產業化,走新型產業化道路,進而推進全面創業化,實現產業經濟與創業經濟的和諧統一和永續發展。
三、IC——信息(Information)經濟與C產業理論
在《走向IC時代》一文中,我們曾經提出了針對現代新型信息經濟的C產業理論。從核心構成來看,建立在數位技術基礎上的現代信息產業應當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新工業,就是以廣義電腦(Computer)為核心的信息製造產業,也就是數位化工業,它與通常所謂貨物生產部門類似。所謂“一切都是計算機”,就是對它的誇張表達。二是新媒體,就是以數字內容(Content)為核心的信息內容產業。它以內容提供商為代表。所謂“內容為王”,就是對它的高度推崇。三是新通信,就是以數字通信(Communication)為核心的信息通信產業。它以網路運營商為代表。四是新商業,就是以建立在數位技術、網路技術基礎上的電子商務(commerce)為核心的信息商務產業。所謂“驚險的一躍”,就是對它的經典描述。以上四項之間暗含一定的產業邏輯,共同構成了現代信息經濟的主體產業集群。由於它們的關鍵字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為C,因此,現代信息產業可以簡稱為4C產業。這就是針對現代信息產業和信息經濟的C產業理論。上述C產業集群或者C產業序列構成了現代信息產業的主線。
雖然我們是採用不同的劃分標準和邏輯次序來研究現代物質產業、精神產業和信息產業的,但是它們彼此之間是可以相互貫通,相互借用的。比如,精神產品都有物質載體,與普通物品一樣,需要經歷創造、複製、流通和消費環節。如果單從價值鏈角度看,相當於創價、造價、競價和銷價四個環節。與此同時,精神產品又是信息產品。在複製環節以後,從物理層面來看,可以有兩種方式進行遠程傳播,一種是經過交通(Communication)部門運輸,比如圖書報刊,一種是經過通信(Communication)部門傳輸,比如網路視聽節目。
我們提出現代物質經濟的MC產業主鏈問題,就是為了重構物質經濟理論的基礎平台,突出所謂創新產業和創新經濟的重要地位。我們提出現代精神經濟的SC產業主體問題,就是為了重建精神經濟理論的坐標體系,突出所謂創意產業和創意經濟的重要地位。這樣,就將創業經濟和創業文明的概念推出前台,置於現代新經濟理論的前沿地位。我們提出現代信息經濟的IC產業主線問題,就是為了重組信息經濟理論的基本框架,突出內容產業和內容經濟的重要地位。無論如何評價知識產業、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經濟地位,無論怎么看待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和文化經濟的內在區別,它們都在從不同側面彰顯同一個道理,創造力是第一推動力。無論是現代物質經濟的MC產業主鏈理論、現代精神經濟的SC產業主體理論,還是現代信息經濟的IC產業主線理論,它們都在催促我們從體力時代走向腦力時代,進而走向創力時代,走向創業經濟時代,走向創業文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