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發展
此後費景漢、拉尼斯(H.Fei & G.Ranis,1964)修正了 劉易斯模型中的假設,在考慮工農業兩個部門 平衡增長的基礎上,完善了農業 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經濟發展思想。這樣劉易斯—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就成為在古典主義框架下分析二元經濟問題的經典模型。出於對劉—費—拉模型的反思,喬根森(D.Jogenson,1967)力圖在一個新古典主義的框架內探討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發展問題,哈里斯特和托達羅(Harrist & Todaro,1970)則拓展了開發中國家 產業間的 勞動力流動理論。二元經濟論由以成立的限制條件。任何一個嚴密的理論模型都有自己的嚴格限制條件,二元論當然也不例外。
限制條件
劉易斯指明,“如果在不變的實際 工資水平上可以用得到無限的勞動力, 資本家的剩餘就一直增加,而 國民收入中每年投資的比率也在提高”,“當 資本積累趕上人口,以至不再有 剩餘勞動力時,這個過程就必然停止。但它也可能在此之前停止”。劉易斯認為,從經濟原因上分析, 資本積累提前停止可能有四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 貿易條件可能變得不利於資本主義部門。劉易斯所謂的 貿易條件是指維持生計的傳統農業部門和現代資本主義部門之間的經濟交流關係,這“實際上是工農業關係問題”,亦即 傳統經濟和現代經濟的相互關係問題。簡單說來,就是,假定資本主義部門不生產食物,將會出現兩種對資本主義部門不利的 貿易條件,一種是:如果傳統部門即農業的生產不能滿足現代部門對食品的 需求,從而迫使資本主義部門提高付給農民的糧價,那么必將使資本主義部門減少 利潤,當這種情況達到一定程度時,“生產日益增多的 工業品是無利的”。另一種是,如果傳統農業部門食物生產率提高,但食物價格的下降卻不如生產率提高的速度,則同樣會“迫使 資本家把更多的產品作為工資支付給工人”,從而減少工業 利潤直至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