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學說的概述
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學說這一學說最先是由羅納德·瓊斯(R.Jones)提出的。他認為由於各國的生產要素賦予程度和要素價格不同,它們在生產同一種商品時可能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因而投入的要素比例也就不同。這樣同一商品可能在不同的國家就表現為不同的要素密集型產品,如在勞動資源豐富的國家為勞動密集型商品,在資本資源豐富的國家則變為資本密集型商品。對於這種情形西方經濟學家就稱為“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認為,由於每一個國家的生產要素價格不同,因此其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含義是不同的。在一種要素價格下,X商品與Y商品相比可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但在另一種要素價格下,X商品與Y商品相比則變為資本密集型的。例如,稻米生產在印度被認為是勞動密集型生產,而在美國則被看成是資本密集型生產。另外,由於要素之間可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故生產中勞動與資本的結合比例也會發生變化。例如,若稻末價格昂貴,則生產稻米所需的密集要素(勞動)的價格也隨之提高,各部門遂多用資本以代替勞動。這種替代達到一定程度後,就可能使稻米由勞動密集型變為資本密集型。因此,一種商品究竟是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由於美國資本豐饒,美國進口替代晶產業大多屬於資本密集型,而這在國外則大多屬於勞動或土地密集型。所以,要素稟賦與比較利益的聯繫,就有可能發生要素密集度逆轉。
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的理論分析
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在現實中出現的機率有多大?這又是一個實證檢驗的問題。經濟學家H.G.格魯貝爾(H.G.Grubel)在1962年對19個國家的24個行業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有五個行業存在有生產要素密集度的逆轉。B.S.明哈斯(B.S.Minhas)在1962年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有大約1/3的研究樣本中出現了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的情況。明哈斯的研究結果受到了里昂惕夫的質疑,他認為明哈斯的數據來源有偏差,在糾正了這些偏差之後,出現生產要素密集度逆轉的情況只剩下8%。經濟學家鮑爾(Ball)也對明哈斯的研究結果重新進行了檢驗,其結果也認為要素密集度逆轉的情況在現實中很少發生。因此,試圖通過要素密集度逆轉對“謎”進行的解釋也沒有很強的說服力。除了上述解釋之外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從其他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日本國際經濟學家小島清教授曾經指出,要解釋“里昂惕夫之謎”首先要弄清楚里昂惕夫和俄林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豐裕程度”是否是同一個概念,他認為俄林在使用這一概念時指的是考慮了價格後的要素豐裕程度,而里昂惕夫使用這一概念時卻指的是單純的生產資料的技術比例。這兩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語言來表述,前者指的是資本的價值構成,後者指的是資本的技術構成。這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和計算上是有差別的,必須明白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H—O模型與“里昂惕夫之謎”。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從需求的角度來解釋“里昂惕夫之謎”。認為美國可能特別偏好於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所以導致它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但侯薩克爾(H.S.Houthakker)曾於1957、1960和1963年三次對此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需求函式極為類似,並不特別偏好消費資本密集型商品,相反,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各國都傾向於增加勞動密集型商品的消費,所以這一學說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