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模式
中文名:生物醫學模式
英文名:biomedical model
生物醫學模式的缺陷
生物醫學模式在醫學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發現它存在一定缺陷,給人們的思維活動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指出來的目的在於補充和完善它。
注重生物醫學方面的診治
生物醫學模式,只注重生物醫學方面的診治,在其結構內沒有給心理的社會的行為方面留下診治、思維空間,這是主要缺陷。?
生物醫學模式在精神病和心因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原因明確,病理變化清楚的軀體器質性疾病不能予以科學的解釋。因為,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中,傳染病、寄生蟲病、營養缺乏症等已經不再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而心理、社會因素起很大作用的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症、公害病、事故和自殺、吸毒和酗酒、飲食過度、心因性疾病等已成為對人類健康的主要挑戰者,對這些疾病只用生物醫學模式診斷、治療和預防,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社會條件改變了,相應地醫學模式也必須改變,不能墨守成規。
醫學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學。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會的人。病人,不單是一種生物學狀態,也是一種社會狀態。決定人是否患病,不僅要考慮其生物學變數,還要考慮心理、社會狀態的變數,這就要求在更廣泛的聯繫上研究健康和疾病問題。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時,在其憲章中曾提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生活上一種圓滿適宜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這標誌著以健康與疾病為研究中心的醫學科學進入一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而生物醫學模式卻不能適應這個要求。?
已形成思維定式難以改變
生物醫學模式已形成思維定式難以改變。在近三百年中,已經深入醫務人員的思維習慣中,在醫療實踐活動中,總是從人的自然屬性——生物學特性上進行思考、認識健康、認識疾病、進行防治;習慣地、不自覺地撇開心理、社會因素。老師這樣教,學生也這樣學,世代相承,另外,由自己的醫療實踐體會產生,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如果一個醫務工作者的頭腦里“生物醫學模式”概念根深蒂固,在診治疾病時,總是試圖在器官、細胞或生物大分子上尋找形態上、生物化學上的變化,以確定疾病診斷,用手術、藥物,理療等方法改變病理變化。
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往往不能“自拔”。使醫務人員思考範圍總是局限在這個領域中,養成了孤立地、片面地考慮問題的習慣,臨床思維,醫學科學研究材料的總結,衛生管理決策等,都是只在生物醫學模式的框架內兜圈子,不能按照事物本身的辯證法,全面地把握事物的辯證發展過程。
在思維方法上,具體地說,在醫學思維方法上,給醫務人員傳播了一種不健全的跛腳思維模式。無論是臨床思維,科研設計,還是衛生管理決策,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方法正確可獲成功;方法錯誤導致失敗。日常工作中,由於注重生物學因素,忽視心理、社會因素、而造成的診治錯誤、工作失誤,屢見不鮮。醫務衛生人員和衛生管理工作者應從根本上認識生物醫學模式的缺陷,自覺地建立正確的進步的新醫學模式,端正自己的思維習慣。?
用靜態的觀點考察人體
生物醫學模式用靜態的觀點考察人體,常常不符合人體實際。
常用靜止不變的觀點考察人體,把人體看成一架精密的“機器”。近代醫學採用分門別類的研究方法,使近代醫學積累了許多新的事實,分化出比較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解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等學科,這種研究方法,促進了醫學科學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但是這種形上學的認識方式,使近代醫學“只看到它們的存在,看不到它們的產生、發展和滅亡;只看到它們的靜止狀態,而忘記了它們的運動。”(恩格斯語)這就妨礙了對實際過程中多因素綜合變化的全面認識。
例如,微生物學的發展,揭示了傳染病的原因,但某些微生物學家常常只看到外因對肌體的損害,卻不注意內、外因相互作用,以及環境因素對微生物和肌體的影響,甚至對免疫的理解,也只限於外因。由於這種外因論的影響,在臨床工作中往往只依賴於藥物和手術消除病灶,不能辯證地對待內因和外因、局部和整體、平衡和運動等關係,因而在科學實驗和臨床實踐中遇到許多問題,出現一系列矛盾,這就促使人們突破形上學的束縛,向著辯證思維的現代醫學模式前進。?
導致醫患關係疏遠
生物醫學模式導致醫患關係疏遠。生物醫學模式只從生物學的角度和還原方法分析研究人,就必然把人的心理、社會因素拋棄了;關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倫理觀念也淡漠了,醫患關係不如從前,在某種程度上倒退了。使病人與疾病分離,為了探求發病因素,找出病原體及關鍵的生物學變數材料,往往把病人的排泄物、病理組織標本拿來,孤立地進行檢驗,作為整體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完全消失了,看到的只是體液和細胞,而病人的社會,心理因素卻完全被忽略或遺忘了。這樣,病人與疾病就被分割了。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生理的人與有頭腦有理想的人被割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