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生產原料和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對職業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及動植物、昆蟲等及其所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統,稱為生物性有害因素。例如,附著於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蜱媒森林腦炎病毒、支原體、衣原體、鉤端螺旋體,以及孳生於霉變蔗渣和草塵上的真菌或真菌孢子之類致病微生物及其毒性產物;某些動物、植物產生的刺激性、毒性或變態反應性生物活性物質,如鱗片、粉末、毛髮、糞便、毒性分泌物,酶或蛋白質和花粉等;禽畜血吸蟲尾蚴、鉤蚴、蠶絲、蠶蛹、蠶繭、桑毛蟲、松毛蟲等等,種類繁多。
生物性有害因素導致的生物危害
由生物性有害因素導致的疾病稱為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分為五類:①職業性細菌傳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等。②職業性病毒傳染病,常見的有森林腦炎、口蹄疫、狂犬病等。③職業性真菌病,如放線菌病、皮膚真菌病等。④職業性螺旋體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病。⑤職業性寄生蟲病,常見的有包囊蟲病、絛蟲病、鉤蟲病等。這類職業性傳染病往往與非職業性傳染病同時存在,具有地區性。
生物性有害因素對職業人群健康的損害,除引起如炭疽、布氏菌病、森林腦炎等職業病之外,因病原體不同,也可引起鼠疫、口蹄疫、擠奶工結節、牧民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流行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豬鏈球菌病等新的傳染性疾病,對禽、畜類相關行業職業人群的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職業病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職業病包括:炭疽、布氏桿菌病、森林腦炎三種,其致病微生物分別為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
炭疽
炭疽是炭疽桿菌所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於草食動物,人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後而被感染。炭疽是我國法定職業病之一。
1、病因及發病機制
炭疽桿菌為有莢膜革蘭陽性需氧芽孢桿菌。炭疽桿菌在宿主體內或含有血清的培養基上有莢膜形成。莢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強的致病性。炭疽桿菌在活的動物體內不形成芽孢。在體外,暴露於充足氧氣和適當溫度下可形成芽孢。芽孢耐受性強。細菌的繁殖體抵抗力弱,對熱和普通消毒劑都非常敏感。
炭疽桿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是莢膜和炭疽毒素。莢膜能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有利於該菌在機體內的生存、繁殖和擴散。炭疽毒素主要損害毛細血管內皮,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小有效血容量和微循環灌注量,使血液呈高凝狀態,易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感染性休克。
2、流行病學
炭疽呈全球性分布。我國全年均有發生,常呈散發,偶有局部流行,7~9月為流行高峰。近幾年我國的年發病人數為300例左右。西部地區發病率較高,多見於牧區,乾旱或多雨、洪水積澇都是促進炭疽暴發的因素。農業型炭疽常由於直接接觸感染動物而引起,多見於農民、牧民、皮毛加工、動物屠宰以及畜牧獸醫工作者。工業型炭疽主要涉及那些接觸感染動物製品(獸皮、織品、毛髮)的人員。
(1)傳染源主要為患病的草食動物,如牛、馬、羊、駱駝等。它們的皮、毛、肉、骨粉均可攜帶炭疽桿菌。所有的人類病例都源於動物傳染,還沒有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報導。
(2)傳播途徑炭疽芽孢及其細菌可經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3種途徑傳播。人因直接或問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以及染菌的動物皮毛、肉、骨粉等可引起皮膚炭疽;攝人病畜肉類和乳製品等可引起腸炭疽;吸人帶芽孢的飛沫和氣溶膠可引起肺炭疽。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農牧民、動物飼養人員、獵人、屠宰廠及皮毛加工人員、獸醫及畜牧產品檢疫人員等為高危人群。人患炭疽病後免疫力一般不超過1年。
3、可分為以下5種病型。
(1)皮膚炭疽最常見,占95%以上。潛伏期一般為1~5天,短至12 h,長至12天。病變多見於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的皮膚。起初皮膚出現丘疹或斑疹。次日形成水皰,周圍組織水腫。第3~4天病灶中心出血性壞死而稍下陷,周圍有成群小水皰。水腫範圍不斷擴展。第5~7天壞死區潰破形成淺潰瘍,血性分泌物結成似炭塊狀焦痂。在水腫消退後1~2周內黑痂自行脫落,逐漸癒合形成瘢痕。起病1~2天后體溫升高,伴有頭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及關節痛等。
(2)腸炭疽極罕見。急性起病,發熱,腹脹,腹部劇烈疼痛,腹瀉,通常為血樣便或血水樣便。腹部有明顯的壓痛、反跳痛、甚至腹肌緊張。可有噁心、嘔吐易並發敗血症於數日內死亡。
(3)肺炭疽較少見。多為原發性,也可繼發於皮膚炭疽。病初有流感樣表現。2~4天后,出現高熱.嚴重的呼吸困難,可有胸痛及咳嗽,咯血樣痰,常見胸腔積液。可發生休克並在24 h內死亡。常並發敗血症和腦膜炎。
(4)腦膜炎型炭疽多繼發於肺、腸道和嚴重皮膚炭疽,也可能直接發生。臨床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項強,繼而出現譫妄、昏迷、呼吸衰竭,腦脊液多為血性,塗片易找到革蘭陽性大腸桿菌。
(5)敗血症型炭疽多繼發於肺、腸道和嚴重皮膚炭疽,也可能直接發生。除原發局部表現加重外,還進一步出現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高熱、寒戰,感染性休克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表現,迅速出現呼吸與循環衰竭。
4、診斷
參照我國《炭疽診斷標準WS283—2008》。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與體徵、實驗室檢查等,且患者具有細菌學或血清學診斷陽性結果方可確診。根據我國職業性傳染病診斷標準(GBZ227—2010),有職業接觸史的確診病例,可診斷為職業性炭疽 。
5、防治原則
(1)治療嚴格隔離患者,儘早診斷,儘早治療,殺滅體內炭疽桿菌。採用對症治療和病原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2)預防
①嚴格管理傳染源:炭疽患者從疑似診斷時起,即在診斷地點或家中就地隔離治療,避免長距離轉移患者。控制人類炭疽的關鍵在於控制動物中的炭疽。疑似動物病例須隔離檢疫;患病動物一般不予治療,應嚴格銷毀;死畜須焚燒深埋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嚴禁剝皮或煮食。
②切斷傳播途徑:分泌物、排泄物可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染菌的皮毛可用甲醛消毒處理;衣物或紡織品可用煮沸、高壓蒸汽或環氧乙烷消毒;污染物體的堅固表面可用過氧乙酸消毒;病房終末消毒可用甲醛熏蒸處理。畜產品加工廠應改善工業衛生,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時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禁止疫區內動物交易和輸出動物產品;禁止食用病畜的乳、肉。 ‘
③保護易感者:對高危人群,每年接種炭疽桿菌減毒活菌苗1次。對疫區的易感動物實施免疫接種,每年早春進行1次。另外,應大力宣傳有關炭疽的危害性、傳播途徑和防制方法。
布魯菌病
布魯菌病,是布魯桿菌所致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常見於牧區,也是我國法定職業病之一。
1、病因及發病機制
布魯桿菌屬革蘭陰性短小球狀桿菌,無鞭毛,不形成芽孢或莢膜,可分為6個種19個生物型。對人類致病的有馬爾他布魯桿菌(羊種菌)、流產布魯桿菌(牛種菌)、豬布魯桿菌、犬布魯桿菌4種類型。其中,以羊種菌致病力最強,也最常見。該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但對日光、熱、常用消毒劑很敏感。
本病的發病機制較為複雜,細菌、毒素、變態反應均不同程度地參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本病病理變化廣泛,受損組織包括幾乎所有的器官和組織.以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的病變最為顯著。可引起菌血症、敗血症或毒血症。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內生長繁殖的病原菌多次進入血流,使臨床症狀反覆加重,形成波浪式熱型。
2、流行病學
布魯菌病流行於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我國主要流行於西北、東北、內蒙古等牧區。近幾年來,我國布魯菌病的年發生病例為3萬左右。該病全年均可發生,發病高峰期為春末夏初。
(1)傳染源
主要為病畜,以羊為主,其次為牛和豬,犬、鹿、馬、駱駝等也可成為傳染源。許多野生動物也可作為宿主,如野鹿、野牛等。布魯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動物中傳播,隨後波及人類。
(2)傳播途徑
主要經過體表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侵入機體。病畜流產或死胎以及羊水、胎盤、產後陰道分泌物中含大量布魯桿菌,接羔助產和處理流產時若缺乏防護措施,則極易經皮膚感染本病。含菌污物污染皮毛、土壤、水源等可間接感染人畜。屠宰、處理畜屍,食入病畜乳、肉、內臟,吸人染菌的氣溶膠均可傳播本病。
(3)易感人群
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青壯年多見。牧民、屠宰工人、肉品包裝工、獸醫等職業人群有較多機會接觸和感染布魯桿菌。病後雖有一定免疫力,但不穩固,患者可重複感染布魯桿菌。
3、臨床表現
本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潛伏期一般為1~3周,平均兩周,最短僅3天,最長可達1年。病程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是指患病在3個月以內;亞急性期3~6個月;慢性期6個月以上。 .
(1)急性期和亞急性期
主要表現為發熱、多汗和關節肌肉疼痛。發熱最常見的是不規則熱和弛張熱,典型熱型為波浪熱,但目前已較少見。多汗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於夜間或凌晨退熱時可有大汗。關節疼痛較明顯,為關節炎所致,多發生於大關節,呈遊走性。體格檢查可發現肝、脾和淋巴結腫大。心內膜炎、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等,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2)慢性期
主要表現為疲乏、全身不適、關節肌肉疼痛、低熱、精神抑鬱等。亦可見慢性關節炎、神經炎及泌尿生殖系統等的慢性損害表現。
4、診斷
對人布魯菌病的診斷,應結合患者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依據我國《布魯菌病診斷標準(WS269—2007)》可做分級診斷。根據我國職業性傳染病診斷標準(GBZ227—2010),有職業接觸史的確診病例,可診斷為職業性布魯菌病 。
5、防治原則
(1)治療
急性期和亞急性期主要採用對症治療和病原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慢性期的治療較為複雜,包括病原治療、脫敏治療和對症治療。
(2)預防
①嚴格管理傳染源:急性期患者應住院隔離治療至症狀消失,血、尿培養陰性為止。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應消毒;對疫區內全部羊、牛和豬進行定期檢疫。凡檢出陽性的家畜應立即屠宰或隔離飼養。引進的家畜亦應進行檢疫,防止輸入型布魯菌病的發生。
②切斷傳播途徑:被病畜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場地、用具、圈舍均應消毒處理。嚴防含菌污水糞便污染食物、水源。禁止銷售及食用病畜肉、乳。加強畜產品的衛生監督,生乳應經過巴氏法消毒後出售,煮沸後飲用。疫區皮毛需檢疫合格方可出售。
③保護易感人群:易感職業人群應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時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等,儘可能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病畜及其污染物,嚴防赤手接羔助產;使用過的個體防護用品應嚴格消毒處理。對高危人群可進行菌苗接種。對流行區家畜普遍進行菌苗接種可防止本病流行。
職業性森林腦炎
森林腦炎,又名蜱傳腦炎,是由森林腦炎病毒經硬蜱媒介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勞動者在森林地區從事職業活動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腦炎,即為職業性森林腦炎。
1、病因及發病機制
森林腦炎病毒屬於黃病毒科黃病毒屬,其形態結構、培養特性及抵抗力均類似乙腦病毒。該病毒耐低溫,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對高溫和消毒劑敏感。病毒侵入人體後,大多數患者呈隱性感染或臨床表現輕微。本病的病理變化與乙腦相似,神經系統出現廣泛的炎症病變。神經細胞有變性、壞死和腦組織軟化灶等,病變涉及大腦、間腦、腦幹、脊髓,重者可波及延髓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流行病學
本病具有明顯地區性、季節性、職業性。流行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東歐、中歐各國以及我國東北、西北森林地區。在我國高發季節為5~8月。蜱類、野生嚙齒類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牛、馬、狗、羊等家畜被蜱叮咬後,可被感染而成為傳染源。本病主要經蜱吸血傳播。人類普遍易感。所有患者均與森林作業有關,多見於伐木、勘探、捕獵、採藥等職業人群,進駐林區的溈防戰+、戶外旅遊者易學感染.
3、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7~14天,最短1天,最長30天以上。大多數患者急性發病。臨床上以突發高熱、腦膜刺激征、意識障礙、癱瘓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點。病死率較高。臨床一般分為頓挫型、輕型、普通型和重型。
4、診斷
根據職業人群春夏季節在森林地區工作且有蜱的叮咬史、突然發熱、典型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臨床表現、特異性血清學檢查陽性,參考現場森林腦炎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綜合分析,並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類似疾病方可診斷。依據我國職業性森林腦炎診斷標準(GBZ88—2002) ,可做分級診斷。
5、防治原則
(1)治療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對症治療和支持療法仍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措施。
(2)預防
①消滅傳染源:從生態學方面影響野生動物的活動,監控自然疫源,加強防鼠、滅鼠、滅蜱工作。
②切斷傳播途徑:進入疫區的林業工作人員,應做好工作場所周圍環境防護,清除路邊雜草,減少受蜱侵襲的機會;做好個人防護,將袖口、領口、褲腳等處紮緊,防止蜱叮咬。
③保護易感人群: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森林腦炎。進入林區者預防接種應在3月份前完成;其有效期約為1年.林區工作者每年均需重複注射疫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