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是一些翻山越嶺、遠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許是一種細菌、一種植物或者一種動物。來到異國他鄉的它們,由於失去了天敵的制衡獲得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生長迅速,占據了湖泊、陸地,而“土著生物”則紛紛凋零甚至滅絕。這就是生物入侵。“它們來了,它們正在喧賓奪主。”
生物入侵人們也許陌生,然而,一提起口蹄疫、瘋牛病,甚至愛滋病,人們卻並不陌生,其實這些都是生物入侵的一種。以往人們常常提到的一些動植物,對某些地方來說,也都是入侵生物,如牽牛花、水葫蘆、地中海潛蠅、飛機草、馬纓丹、銀魚等等。
分類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無意兩種。隨著物種的引進,這些外來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類,一方面也可能給當地生態環境乃至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40多年前的1859年,英國人托馬斯·奧斯汀引進了24隻兔子,為打獵而放養了13隻。在這沒有天敵的國度里,它們至今已繁衍6億多隻後代,這些兔子常常把數萬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導致其他種類野生動物面臨飢餓的危機,許多野生植物也存在絕種的可能。
2001年5月7日,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家褐蟻、褐樹蛇等物種入侵其他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損失。入侵物種可能威脅當地動植物的生存,導致莊稼減產、使海水和淡水生態系統退化。報告列出了100種入侵性最強的外來生物,包括水生和陸生生物、無脊椎動物、兩棲動物、魚類、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這些入侵者包括家貓、北美灰松鼠、尼羅河鱸、水風信子和家褐蟻,世界危害最大的引入異域物種還包括灰鼠、印度鷯哥、亞洲虎蚊、黃色喜馬拉雅懸鉤子和直立仙人果。之所以稱它們是入侵者,是因為它們的活動極度活躍,在印度洋的聖誕島,家褐蟻在18個月中殺死了300萬隻螃蟹。尼羅河鱸在1954年被引入東非的維多利亞湖時是為了減少當地魚類的數量,但是尼羅河鱸通過獵食魚類以及同當地魚類爭奪食物,導致當地200多種魚類滅絕。
除了瘋牛病、口蹄疫,古今中外由於有害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和農業生物的安全,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十分沉痛的。公元5世紀下半葉,鼠疫從非洲侵入中東,進而到達歐洲,造成約1億人死亡;1933年豬瘟在我國傳播流行造成920萬頭豬死亡;1997年,香港發生禽流感事件,不得不銷毀140萬隻雞,僅賠償雞農雞販的損失即達1.4億港幣。
正如世界自然保護同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過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失》中指出的那樣,“千萬年來,海洋、山脈、河流和沙漠為珍稀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演變提供了隔離性天然屏障。在近幾百年間,這些屏障受到全球變化的影響已變得無效,外來入侵物種遠涉重洋到達新的生境和棲息地,並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自由貿易的強化、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與旅遊的大幅度增長,為物種偶然的或有意的傳播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機會。一次次飛機航班、一艘艘遠洋輪船、一位位在各大陸之間跋涉的旅行者,都可能攜帶著物種“登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每艘輪船、每架飛機、每輛卡車都是潛在的攜帶者。”一位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