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就是由自然生態屏障構起的綠色長城,對我們居住的環境具有自然生態保護和調節的作用。在生態長城中,西部生態長城的保護尤其受到關注,另外,中華環保基金會為保護生態長城還創立了生態長城基金項目。

簡介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生物群落是構成生態安全和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天然屏障,“生態長城”失之,將對生態安全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約有一半入侵了中國。這些有害物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大量繁殖後形成優勢種群,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破壞了原本和諧的生態系統,給林業、養殖業、畜牧業等產業帶來了巨大損失。以西藏為例,它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極的核心,是中國乃至南亞、東南亞的“江河源”和“生態源”,生態至為重要。為築起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添綠淨土,西藏50年奮鬥不止。

保護措施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給水電站設定魚道,究竟作用幾何,世界上仍廣泛存疑,通用做法是建魚類增殖放流站。但藏木水電站依然堅持“多此一舉”,不僅建起放流站,還不惜投入2億元資金建成3.6公里的魚道。魚道長是為降低坡度讓魚兒能逆流而上,道內設障礙門是讓水流有急有緩,游得累可去“休息室”。如此費苦心,就是想讓魚兒自己游過百米大壩。西藏自治區黨委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寧肯發展慢一點,也要保護好雪域高原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從日喀則進入阿里地界,你會驚奇地見到,柏油路個別路段會蓋層沙子,因為藏羚羊沒見過柏油路,不敢過,鋪沙子是為其開路。奇怪的做法,體現出對野生動物的精心愛護,藏羚羊種群數量由瀕臨滅絕增至20餘萬隻,摘掉“受威脅物種”的帽子。西藏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總面積41萬平方公里,居全國之首,這使得西藏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重要生態系統得到很好保護。

“十一五”期間,西藏實施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自然保護區、防沙治沙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整合各類資金10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倍多。2009年至2015年,中央批准建設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重點實施3大類10項建設工程,總投資155億元,落實投資57億元,區財政對環保支出堅決不留欠賬。只要觸碰生態底線,項目再好都拒絕。從源頭上掐斷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進藏的任何機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綠水青山撐起無煙工業,遊客井噴式增長,旅遊引導第三產業迅速崛起,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占53.5%,穩坐半壁江山。

50年的生態保護,西藏高原各類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仍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雅江、怒江、納木錯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Ⅰ或Ⅱ類水域標準,全區森林、草原、濕地等面積增加、功能改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擴展趨勢得到遏制並首次出現逆轉。

西藏自然環境獨特,它的生態系統對外來影響的敏感度遠超同緯度其他地方。環境優先、生態優先在西藏是鐵規矩,無論是資源開發、重大項目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必須按規矩辦事。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極的核心,是中國乃至南亞、東南亞的“江河源”和“生態源”,生態至為重要。為築起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添綠淨土,西藏50年奮鬥不止。

山南、日喀則兩地的河谷地帶是西藏風沙最嚴重之地。1990年,山南扎囊縣綠化勞動模範邊久毅然放棄跑運輸,投入幾百萬元開荒500畝做苗圃,開發56種苗木,年均出苗40萬株,承包造林5萬畝。
西藏全民動員搏擊風沙。通過天然林保護、植樹造林、建設生態公益林和治沙試驗示範區等一系列工程,2014年,西藏森林面積達到1684.8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02年12.37%增至14.01%,10餘年面積增加195萬公頃,全區各類沙化土地面積減少6.57萬公頃。

那曲是西藏最大牧區,曾因過度放牧,草原苦不堪言。痛定思痛,那曲開始實施禁牧減畜,增加適齡母畜和優良畜種比例,獎勵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爭取草畜平衡。那曲農牧局局長次仁介紹,2011年來,那曲減畜180萬個綿羊單位,實施禁牧草原面積5638萬畝,“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積達4.11億畝。2014年,西藏全區兌現獎勵資金達20億元。

拉魯濕地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達到7.88萬噸,釋放出6萬噸的氧氣。拉魯濕地是名副其實的“城市之肺”,拉薩市民無不受其滋潤。“九五”計畫起,拉魯濕地就被列為全市重點環保項目。2013年,拉薩再次規劃投入7億元保護拉魯濕地,現在濕地面積達12.2平方公里,蘆蒿、水草連片,水鳥成群游翔穿梭。西藏全區濕地面積增至652.9萬公頃,居全國之首。獨一無二的高原濕地,儼然成為巨大的綠色引擎,釋放出“綠能量”。  

法律保障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

生態長城2013年,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西藏出台《關於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編制實施《2013至2030年生態安全螢幕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提出到2030年,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強區,基本實現建設美麗西藏的目標。

2014年,西藏正式開始對全區74個縣展開環保考核,考核結果和縣級主要領導的晉職升遷掛起鉤,倒逼縣級環保出活力。

2015年3到4月,2014年環保考核全部結束,全區17個縣被評為良好,8個縣為不合格,其餘縣為合格。考核從嚴,有獎有罰,區里拿1個億獎勵先進縣,不合格的則要被約談。“環保是一項系統工程,縣裡各部門各單位都有責任,通過考核逼著縣一級承擔起主體責任,提升環保意識。

截至2014年,西藏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22個,還有國家級森林公園9個、國家濕地公園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3個。建立生態功能區還不夠,2014年,西藏探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制度是保證,法律是武器。這幾年,西藏加快環保立法腳步,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全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步入法制化軌道。

生態長城項目

"生態長城”項目是中華環保基金會針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幫扶農民脫貧增收,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開展的環保慈善項目,其宗旨是保護和改善中國中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生態環境的公益活動。通過動員海內外的各種社會力量,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樹立只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能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凝聚力量,建設生態型農業經濟和恢復植被,築建綠色生態屏障,以抵禦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銳減、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蔓延與惡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