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陳真,1965年8月生,湖南湘鄉人
內容簡介
《生在破日的女人》這篇長約36萬字的長篇鄉土小說,2015年8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以作者的母親和家庭為原型,通過對主人翁丁玉燕曲折苦難一生的描寫,不僅刻畫了一個偉大母親的形象,更客觀、生動地再現了中國農村上百年(1912—2012年)的歷史變遷。陳真將筆觸插入湘中地區的鄉土之中,通過客觀、厚重的描寫,生動、深情地再現湘潭上百年的歷史變遷,最終成就這部氣勢磅礴的鄉土小說。
人物介紹
丁祿鑫:丁玉燕的父親,因為趕上了“土改”,省吃儉用積攢的家業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還被扣上了一頂“地 主”的帽子,60年代,迫於激烈的政治鬥爭而慘死。
水妹:丁祿鑫的妻子,在丈夫死後,守著貧窮和孤獨把孤女養大成人。這過程中受盡了鳥沖的雷麻子的辱罵 和欺負。
丁玉燕:本文主人公,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在上湘山區的一個普通農家,自幼在《女兒經》薰陶下長大的 她幾乎凝聚了中國傳統女性的一切美德:勤勞,堅毅,溫柔,善良。
丁玉英:丁玉燕的妹妹,為了減輕母親水妹的壓力而嫁給了比她大十幾歲的丈夫。
顧秋生:丁玉燕的丈夫,一輩子在田裡勞動,等到兒女成家立業之時,卻因“大躍進”期間的過度勞累,使顧秋 生中年早亡,只留下深深的遺憾。
蓮誦:丁玉燕的大兒子,從小身體羸弱,在升學的道路上一波三折。改革開放後,考上大學成了國家幹部。
蓮興:丁玉燕的二兒子,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脫貧致富。
蓮旺:丁玉燕的小兒子,改革開放後,承包起荒山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作品解析
陳真的長篇小說《生在破日的女人》深刻表現了苦難主題,同時成功塑造了丁玉燕這一女性主人公形象。這部長篇小說以冷靜客觀的眼光來審視生活,反映生活,擺脫了同時代許多創作呈現的浮躁之氣,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厚重的價值。
《生在破日的女人》還有著一種超越現實的力量,它並不局限於對某一個具體的社會時代的批判,而是力圖表現出對整個人類命運的理解。如果人類的命運是一種苦難,像《生在破日的女人》所敘述的那樣,是一串串令人難以忍受的死亡和災難體驗,那么作者更加要突顯的是人類承擔這些苦難的精神和品性。這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敘述苦難並不是目的,承擔苦難的能力才是《生在破日的女人》這部作品所極力要表達的。既然苦難不是人禍就是天災,既然苦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既然苦難更像是一種宿命,那么人最可貴的本質當然就是承擔,是樂觀。因為如果不承擔那就意味著墮落,不樂觀那就意味著死亡。
出版背景
緣由:關於為何要出版此書?陳真在接受湘潭傳媒網記者採訪時說,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考慮。一是,父母輩當年的生活不容易,值得回憶與記錄。二是,如今子女輩生活比以前好很多,應該感恩父母輩的艱苦創業。三是,人生短暫,不能讓時間白白流逝,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四是,自己從小酷愛文學,創作小說只為感恩回報身邊的朋友和親人。
業內評價
市工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工商文聯主席李健:
這次以陳真新作《生在破日的女人》為主題的研討會,實質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文學講座,對於推動湘潭文學創作、繁榮我市文化事業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湘潭高新區黨工委委員伍慶盛:
陳真從事文秘工作多年,現為湘潭高新區紀工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一名在職的縣處級領導幹部。工作期間,他並沒有因為愛好文學而耽誤本職工作。相反,因為他的文學功底,讓工作與愛好相得益彰。他多次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稱號。近年來,他帶領的工作團隊,在湘潭高新區績效考核中,年年排在全區前列。可以說,他創作上的成功,完全取決於八小時工作之外。
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鄧詡嘉:
《生在破日的女人》表現了女性視角下三代人的生活,呈現了向死而生的創業路、湘情濃郁的風俗畫、受難得福的心靈史,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揭示人生真諦的力作。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陳鑫:
陳真的長篇小說《生在破日的女人》深刻表現了苦難主題,同時成功塑造了丁玉燕這一女性主人公形象。這部長篇小說以冷靜客觀的眼光來審視生活,反映生活,擺脫了同時代許多創作呈現的浮躁之氣,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厚重的價值。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閆傑:
《生在破日的女人》以客觀真實的視角、平實厚重的筆觸講述了一個中國普通農家女性丁玉燕坎坷多艱、苦盡甘來的一生,於平凡中蘊含著不凡,於樸實中透露著偉大。作者立足於寫人而不止步於寫人,在丁玉燕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人生歷程背後,承載的是一份深厚綿長的湖湘地域文化,一種深刻空前的巨大時代變遷,由此也造就了小說的三重書寫:女性書寫,地域書寫和時代書寫。
文學評論員宸之韜:
《 》是一部家史,也是一部國史;是平凡人的傳記,更是上輩人的縮影。丁玉燕這個不一樣的文學形象,確實感人肺腑,耐人尋味。
湘鄉籍老作家王柏松:
《生在破日的女人》這部小說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語言、題材都透出一股特有的“上湘”味;人物形象典型,主人公丁玉燕既有個性,更有共性,她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群體,是上一代傳統女性的典型。
市作協副主席楚荷:
《生在破日的女人》最大的特點是:以小見大,通過普通人的描寫揭示時代的脈搏。一部優秀的作品,應該是典型化的再典型。
市作協副主席鄒聯安:
《生在破日的女人》這部小說是我市本土小說中的好小說,非常厚重。是一部活生生的家族史,一部中國女人的苦難史,一部中國農村的變遷史,達到了反映人性的目的。其語言樸實、自然、親切,鄉土及本土氣息很濃。作品的思想也很深刻。從弘揚傳統美德出發,極力表現了傳統女性的孝道、婦道,宣揚了人愛為本。特別是讚美女性的自強不息精神,挖掘很深。
湘潭市文聯副主席李運啟:
陳真的這部新作,標題有創意,文字有特色,日常生活的觀察很細緻,塑造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婦女形象。
湘潭 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曾慶仁:
小說語言各有特色,不能用“好壞”來衡量。要說好還是不好,主要體現在語氣上。陳真的這部長篇,開讀就能引人往“里”走,作品的語氣沒有“隔”,稱得上一氣呵成。
湘潭市原文聯主席、老作家楊振文:
我還沒來得及看陳真的作品,我就談一點:開始寫小說,寫最熟悉的生活,這就對了!女性文學,特別是母愛文學,值得大書特書。陳真是這樣做的,是特別值得肯定的。
湘潭日報周刊(副刊)部主任、《文化前沿》主編趙竹青:
作者對生活的觀察細緻入微,作品的語言很樸實,也很親切。既然是研討會,我談三個觀點:一、處理生活與藝術的關係要突破。生活不等於文學,不等於藝術,要提煉才能進入藝術;二、典型化問題,可以把幾個人合成一個人來寫,把生活“化學化”。要把熟悉的東西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提升生活,不能止於還原生活;三、強化語言的形像化和陌生化,使有限的語言儘量透出更多的信息量。
湘潭市作協主席徐秋良:
本次研討會主題好、準備足、氣氛濃,從中得到很多啟示,主要有三:一、創作要寫熟悉的生活,農村題材、女性題材仍然值得我們深入挖掘;二、不是專業作家就應該像陳真一樣,正確處理好本職工作與文學創作的關係;三、個人的成功需要眾人的幫扶,擴大作品的影響,要藉助文學評論、大學院校、媒體傳播等社會各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