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Life Cycle Hypothesis,LCH)
概念
生命周期假說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
他們依據個體經濟學中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從對個人消費行為的研究出發,該假說的前提是:
首先假定 消費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進行消費;
其次,消費者行為的唯一目標是實現 效用最大化。這樣,理性的消費者將根據 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費與儲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於消費。
因此,消費就不是取決於現期收入,而是取決於一生的收入。人們是根據其預期壽命來安排收入用於消費和儲蓄的比例的:即每個人都根據他一生的全部預期收入來安排他的消費支出,也就是說,家庭在每一時點上的消費和儲蓄決策反映了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內謀求達到消費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家庭的消費要受制於該家庭在其整個生命期間內所獲得的總收入。
探討了人們面臨信用市場不完善、未來收入和壽命不確定以及自身目光短淺無足夠儲蓄的風險,為規避這些風險,要求人們有相當程度的理性行為和自我控制能力。
內容分析
該理論與 凱恩斯消費函式理論的區別在於,凱恩斯消費函式理論強調當前消費 支出與當前收入的相互聯繫,而生命周期假說則強調當前消費支出與家庭整個一生的全部預期收入的相互聯繫。該理論認為,每個家庭都是根據一生的全部預期收入來安排自己的消費 支出的,即每個家庭在每一時點上的消費和儲蓄決策都反映了該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達到消費的理想分布,以實現一生 消費效應最大化的企圖。因此,各個家庭的消費取決於他們在兩個生命期內所獲得的總收入和財產。這樣,消費就取決於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莫迪利安尼認為,理性的消費者要根據一生的的收入來安排自己的消費與儲蓄,使一生的收入與消費相等。
生命周期假說將人的一生分為年輕時期、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三個階段。年輕和中年時期階段,老年時期是退休以後的階段。
一般來說,在年輕時期,家庭收入低,但因為未來收入會增加,因此,在這一階段,往往會把家庭收入的絕大部分用於消費,有時甚至舉債消費,導致消費大於收入。
進入中年階段後,家庭收入會增加,但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會降低,收入大於消費,因為一方面要償還青年階段的負債,另一方面還要把一部分收入儲蓄起來用於防老。
退休以後,收入下降,消費又會超過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收入和消費的關係,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變的。
生命周期假說理論認為,由於組成社會的各個家庭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所以,在人口構成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從長期來看 邊際消費傾向是穩定的,消費支出與 可支配收入和 實際國民生產總值之間存在一種穩定的關係。但是,如果一個社會的人口構成比例發生變化,則 邊際消費傾向也會變化,如果社會上年輕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則消費傾向會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則消費傾向會降低。
重要意義
生命周期假說把 消費與一生收入和財產聯繫起來,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它解釋了 消費函式之謎,說明了長期消費函式的穩定性及短期中消費波動的原因。具體的,在長期中,財產與 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大致是不變的,可支配收入中勞動收入的比率(YL/YD) 也是大致不變的,因此,長期 平均消費傾向是穩定的, 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大致相等。但在短期中,財產與 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是變動的,其原因主要是資本市場的價格變動。這一理論還可以用來分析 貨幣政策與 財政政策對 消費和 經濟活動的影響、不同階層 家庭消費的差別、消費的逐季變動等問題。對生命周期假說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這一假說的一些假設條件上。例如,儲蓄無 利率、生命周期與預期壽命的確定性、消費者的理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