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甘雨鎮位於合江縣東北部,距縣城29千米。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合江至先灘、福寶公路經境。鎮黨委、鎮政府、鎮人大駐甘雨社區。
代碼510522111:~001甘雨社區 ~201流灣村 ~202學堂村 ~203莊子村 ~204華石村 ~205油榨村 ~206黃桷村 ~207瑞豐村 ~208劍龍村 ~209馬村 ~210興隆村 ~211槐花村
沿革
1933年置甘雨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黃桷樹、油榨2鄉併入建甘雨鎮。1997年,面積84.4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孫家、大田灣、莊子上、流彎、學堂、小石梯、雲華灣、黃桷、順陽、瑞峰、沙河、劍農溪、流沙岩、槐花、中坪、興隆重、張咀、馬村、黃洞共19個行政村和甘雨場居委會。 2002年,面積84平方千米,轄19個行政村13 7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總人口28181人。 2004年,面積84平方千米,轄19個行政村137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總人口28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6990人。
2007年11月5日,合江縣人民政府《關於甘雨鎮適度調整村級規模的批覆》(合府發[2007]282號):撤銷大田灣村,併入學堂村;撤銷順陽村,併入黃桷村;撤銷沙河村,併入瑞豐村;撤銷流沙岩村,併入劍龍村;撤銷黃洞村,併入馬村;撤銷中坪村,併入槐花村;撤銷莊子上村、孫家村,新設莊子村;撤銷小石梯村、雲華灣村,新設華石村;保留張嘴村,更名為油榨村;保留流灣村、興隆村。
鄉鎮概況
合江縣甘雨鎮位於合江縣城東南,距合江縣城29公里,白陽橋至玉蘭山旅遊快速公路貫穿全境,與合江縣的福寶鎮,榕佑鄉,榕山鎮,白鹿鎮,南灘鄉等鄉鎮接壤。 甘雨鎮竹木資源豐富,年產楠竹5000株,慈竹2800噸,基本上以原料出售,無深度加工。2008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甘雨鎮投資軟、硬環境的改善,台商落戶甘雨鎮投資200萬元,興辦千江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品優茶葉。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糧食12650噸,乾鮮果347噸,經濟作物1171噸,生豬出欄28890頭,山羊出欄3463頭,家禽33.1萬隻,牛出欄715頭,魚產量201噸。
甘雨鎮政府所在地-甘雨場,是合江縣城至國家級旅遊區福寶、自懷的必經之地。區位優勢明顯,經濟輻射面廣,歷來是福寶、自懷兩個方向9萬多人口的商貿集散地,個體工商戶雲集。由於條件優越,2008年來集鎮建設發展迅速,極具開發價值。甘雨鎮盛產糧食,農副產品豐富。人均水稻常年保持在600公斤以上,玉米150公斤以上。生豬、家禽家畜是農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來源,年出槽生豬,歷史悠久,品質優良,久負盛名,該年產青果1萬公斤,每年青果未熟,早就定購已空。蓮花島地處大槽河中段,四面環山,1982年種植荔枝1300多株,現已投產掛果,品種多達13個,成為四川省最大的荔枝母本園。因荔枝園四面環水,果木蔥鬱,緊鄰甘玉公路成為極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
全鎮幅員面積82.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37個農業合作社。全鎮總戶數8440戶,其中農業戶數7932戶;現有人口30080人,其中農業人口28608人;有勞動力1520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
甘雨鎮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日照1295小時,年降雨量1360毫米,海拔高度約420米,森林覆蓋率42.6%。已硬化完成的甘玉路甘自路形如“人”字,橫貫於甘雨鎮。茂盛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方便的交通,為福寶的交通,為福寶國家森林公園作好鋪墊。笑迎天下遊客。
甘雨的山,層巒疊嶂,形象萬千,甘雨的水,沁人心脾,清澈見底。甘雨的雞公嘴,猶如一隻雄雞,叫醒沉睡的大地。而雞公嘴的背上,是有近百年的佛教祠廟,祠廟內鐘聲陣陣,使人精神振奮,清洗凡塵,廟內十八羅漢並排兩邊,個個形態怪異,讓人感嘆工匠們的高操手藝,雞公嘴夏天的風,將吹去你的疲倦,讓你有改頭換面之感,是夏天乘涼的理想境界。甘雨的水,是山水,泉水,大小漕河的水,匯於甘雨,豐美的河魚,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是你的美味佳肴。當你乘車進入甘雨時,一經過牛路碑(地名),連綿不斷的山躍入眼前,猶如一幅畫廊,盡現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拉開佛寶國家森林公園的序幕。蓮花島的荔枝計13個品種 近1300多株,每年產荔枝3---5噸,蓮花島的荔枝,有的是全縣僅有,全市少有。蓮花島荔枝的味美,馳名全國,是迎親訪友的佳品。
甘雨與佛寶森林公園相接,是佛寶森林公園的延伸,故森林資源豐富而獨特,距估計,有野生動物150多種,其中獸類20多種,鳥類30多種,魚類50多種,其中植物1500多種,其中用材林木290多種,經濟林木20多種,竹類30多種,中藥材800多種,其中,甘雨鎮(吊蘭花)為全國正宗產地,是十分珍貴的珍稀藥材。還有大量的人工種植藥材,是黃柏,杜仲的主產地之一。
馬村,懷花村的楠竹,鬱鬱蔥蔥,成林成片,約2000餘公頃,放眼遠眺,美麗而多情,風光無限的竹海,是你留戀攝影的理想去處。
農業建設
合江縣甘雨鎮切實轉變幹部作風,在開展“爭當愛民書記,爭做 民眾滿意幹部”活動中,採取1 2模式,大力發展大白鵝養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樹立了機關幹部的良好形象。
1 2模式發展大白鵝,是指每個機關幹部與2戶農戶結成對子,由機關幹部負責提供每戶60隻的鵝苗,並提供技術、行銷服務。農戶負責飼養,取得經濟效益後,農戶返還鵝苗本金。第一批鵝苗3000餘只已於4月中旬送到40餘戶農戶手中,現長勢良好,年底將再發展1萬隻大白鵝,切實增加農民收入。1 2模式發展大白鵝的成功運作,使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每戶飼養大白鵝60隻,扣除成本,可直接促進農戶增收600元。1 2模式也改善了幹群關係,樹立起了幹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