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宿根矮化病

拉丁學名:Clavibacter 菌體呈直或微彎的細長棒狀,有的中部或一端膨大,內有間體。 從甘蔗實生苗開始,均選用無病品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甘蔗宿根矮化病
拉丁學名:Clavibacter xyli subsp Xyli Davis et a1
為害作物:甘蔗
分布區域:所有植蔗地區

為害症狀

染病的蔗株變矮,蔗莖變細,生長遲滯,宿根發株少,遇土壤缺水尤為突出,嚴重時出現凋萎或葉尖順緣乾枯。內部症狀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幼莖梢頭部生長點以下l厘米左右的節部組織變橙紅色,但顏色深淺常因品種不同而異,甚至有些品種不變色。二是成熟蔗莖的節部維管束變黃色到橙紅色至深紅色,尤以蠟粉帶附近最明顯。剖開變色的蔗莖,維管束呈點狀或逗點狀,有的延伸成短條狀,但下延伸至節間。不是所有染病蔗株都會呈這種內部病狀。

形態特徵

菌體呈直或微彎的細長棒狀,有的中部或一端膨大,內有間體。病原細菌在蔗株中分布不均勻,莖基部含菌量較大,往上逐漸減少,葉片、中脈和葉鞘含苗量更少。最常用的確切診斷方法,是用真空泵或氣筒抽取或壓出成熟蔗莖維管束汁液置於相差顯微鏡或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以存在病原細菌並呈細小棒狀,扭曲著作布朗運動為特徵。

發病特點

本病主要通過種苗和耕作機具如蔗刀、收穫機、斬種機等將殘留在上壤下的蔗頭、蔗莖中的病原細菌傳播及蔓延到健康蔗種,且傳播性極強.病蔗的蔗汁稀釋至10000倍仍具有傳染力,蔗汁放置室內13天、蔗刀受污染放置7天均有傳染力。

防治方法

(1)熱水處理 最好選用成熟但不太老的中間節作種苗,處理前一天用50℃熱水浸l0分鐘,後用50℃熱水浸種2小時。可以用熱空氣處理,在電熱鼓風恆溫箱,54~58℃8小時;也可採用混合空氣蒸汽處理,54℃或53℃4小時。
(2)建立無病新品種群體和無病苗圃 從甘蔗實生苗開始,均選用無病品種。用具要經消毒。把獲得的無病種苗與其它田塊分開,逐步建立新品種群體及無病苗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