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工業合作協會

198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甘肅省分會”,1991年根據民政部規定改為現名。 “工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抗日戰爭初期,由國際主義戰士斯諾夫婦、艾黎先生和愛國人士胡愈之、陳翰笙等人發起。 1939年香港成立了“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宋慶齡任主席,陳翰笙任執行秘書長。

甘肅省工業合作協會(簡稱甘肅工合),是具有國際性、統戰性的團體組織。198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甘肅省分會”,1991年根據民政部規定改為現名。
“工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抗日戰爭初期,由國際主義戰士斯諾夫婦、艾黎先生和愛國人士胡愈之、陳翰笙等人發起。1938年8月在武漢成立,國共兩黨董必武、鄧穎超、孔祥熙、張治中等許多政要名人參加並任職。1939年香港成立了“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宋慶齡任主席,陳翰笙任執行秘書長。
“工合”是為反法西斯侵略,支援抗戰而興起的一支獨特的經濟力量,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產物。它為供應抗戰時的軍需民用和解放區的鬥爭,用組織生產合作社的辦法,把流亡的勞動者組織起來,寓救濟於生產,曾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同志的鼓勵和支持。
“工合”在祖國的西北、西南、東南大後方和解放區,先後成立了辦事處和事務所,星羅棋布地組織起多行多業的生產合作社近三千個,安置就業勞動者二十多萬人,僅西北工合就織軍毯百萬條,為解放區承制棉衣百萬件。並在雙石鋪、蘭州辦起了培黎學校和多種訓練班。“工合”的三角會徽,活躍在戰鬥前線和祖國的大後方,在國際上取得了聲譽。“工合”,於1938年成立了西北區辦事處,我省先後在蘭州、天水、平涼、徽縣、岷縣成立了事務所,並在蘭州建立了供銷社、金庫及研究所等。1944年後,雙石鋪和部份蘭州培校學生相繼集中到山丹,成立了“山丹培黎工藝學校”,她是一所手腦並用的新型學校,創始人艾黎及其親密戰友何克為學校作出了無私奉獻,曾有六個國家的專家和國內的技術人員來校工作,學生的實習場所有紡織、機械、地毯、陶瓷、玻璃、皮革、造紙、煤礦、農場、測量、醫院等。解放後該校遷蘭,改名“蘭州培黎石油學校”,培校畢業學生成為建國初期廠礦企業(特別是石油工業)中的技術骨幹。
甘肅工合成立至今已產生了四屆理事會,歷屆理事會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團結教育、宣傳會員遵守國家憲法和各項法律、法規,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組織發展團體會員弘揚艾黎精神,繼續為甘肅經濟建設做貢獻,適應新形勢,取得了成績,積累了經驗;甘肅工合團結髮展科技水平較高的企業會員,誠心實意為會員服務,幫助會員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在省委統戰部的領導下,省工合配合省工商聯在全省實施光彩事業項目1141項,到位資金114.97億元,培訓人員21.6萬人次,安排就業36.8萬人,捐資辦學及其他公益事業2.78億元,幫助41.9萬貧困人口走上了脫貧之路;與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一起,開展智力支邊、諮詢服務活動,開闢了新的工作領域;加強與國內外有關組織的聯繫,廣交朋友,擴大影響,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2007年10月召開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戶丁一同志為理事長,省工商聯副主席張勇及六位非公經濟人士為副理事長,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