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大自然國際旅行社

1952年,天水專區轄91個區公所,635個鄉。 12月16日,天水專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專區。 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

基本信息

簡介

甘肅天水大自然國際旅行社,成立於一九九三年,具有國家一類旅行社資質,隸屬於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是全國森林旅遊聯誼會成員單位。 本社依託天水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憑藉小隴山綿延數百公里的森林資源,及林區的麥積國家森林公園和八處省級...

相關資料

天水 市名,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28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中間。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天水市 面積14392平方千米,人口350萬人(2004年)。
天水市地圖秦州區 面積2442平方千米,人口65萬。郵政編碼741000。(2005年以前叫秦城區)
麥積區 面積3452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741020。(2005年以前叫北道區)
清水縣 面積2003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741400。縣人民政府駐永清鎮。
秦安縣 面積1601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741600。縣人民政府駐興國鎮。
甘谷縣 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60萬。郵政編碼741200。縣人民政府駐大像山鎮
武山縣 面積2011平方千米,人口44萬。郵政編碼74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面積1311平方千米 人口32萬。郵政編碼741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張家川鎮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949年8月3日,天水縣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成立,轄天水、甘谷、武山、徽縣、兩當、通渭、秦安、清水8縣。同年12月,天水分區改稱天水專區。
1950年2月,析天水縣置天水市,以城區為其行政區域。5月25日,平涼專區析出莊浪縣劃歸天水專區;撤銷岷縣專區,所屬隴西、漳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莊浪、隴西、通渭11縣,81個區公所,614個鄉。
1952年,天水專區轄91個區公所,635個鄉。1953年7月6日,張家川自治區成立(1955年10月改稱縣)。同年底,天水專區轄1市12縣887個鄉。
1956年1月,天水專區的隴西縣、通渭縣劃歸定西專區,武都專區的禮縣、西和、成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的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同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禮縣、西和、成縣、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張家川12縣,67個區,531個鄉,9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4月4日,撤銷兩當併入徽縣。4月8日,撤銷武都專區,所轄宕昌、文縣、武都、康縣、岷縣5縣劃歸天水專區。9月5日,撤銷西和縣、禮縣,合併成立西禮縣。撤銷徽縣、成縣,合併成立徽成縣。12月16日,天水專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專區。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撤銷甘谷縣,甘谷、漳縣、武山合併成立武山縣。撤銷張家川縣和清水縣,合併成立清水回族自治縣。同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禮、徽成、武都、文縣8縣。129個人民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1年11月15日,恢復武都專區。原劃歸天水專區的武都、宕昌、康縣、成縣、文縣仍劃歸武都專區。12月15日,恢復天水、甘谷、漳縣、兩當、西和、禮縣、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漳縣劃歸臨洮專區。至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禮縣、徽縣、兩當、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等10個縣,60個區,440個人民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3年10月23日,撤銷臨洮專區,將其所屬漳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轄1市11縣,482個人民公社,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