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ēng chén fǔ yú
【釋義】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釜,古炊器。斂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於鬲,置於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於漢代。甑塵釜魚本指飯甑生塵,鍋中生魚,表明經常斷炊。典出《後漢書·范冉傳》:東漢時人范冉,字史雲,山東萊蕪人,曾為萊蕪縣令,被稱為“范萊陽”。歸隱後家貧,時常斷炊,但他卻不以為意,言笑自若。鄉里人作歌謠譏笑他說:“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後以“甑塵釜魚”形容生活貧困,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原文】①《後漢書·范冉傳》:(范冉)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廕。如此十餘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
②明天然智叟《石頭點·貪婪漢六院賣風流》:若如古時范史雲,曾官萊蕪令,甘自受著甑塵釜魚。
③唐徐夤《邑宰相訪翼日有寄》:淵明深念郄詵貧,踏破莓苔看甑塵。
④清李漁《和劉子岸先十無詩·杖無錢》:甑內生塵尚坦然,何須更慮杖無錢。
⑤明李東陽《壽鶴溪潘先生八十》詩:孤賞最宜樓有月,舊貧剛免甑生埃。
⑥清四願居士《萬全記·班師》:豈蕭條甑塵似萊,還同琴鶴相偕。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同義詞】甑塵 甑內生塵 甑生埃 甑塵似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