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
葡萄牙政府有鑒於4月25日大橋(Ponte25deAbril)流量會日漸增多以及繁忙時間的交通流量,因此於1991年計畫興建第二條跨越塔霍河的跨海大橋;1994年,葡萄牙政府把大橋的營運權以BOT模式批予葡、英、法國公司組成的私營財團Lusoponte。大橋於1995年2月起動用最多3300人興建大橋;而大橋用了18個月施工,於1998年2月完工[5]。大橋最終成功趕及於1998年舉行世界博覽會前的3月29日通車。大橋為了紀念當年為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由歐洲經海路到達印度500周年因而命名為瓦斯科·達伽馬大橋。
瓦斯科·達伽馬大橋壽命估計可達120年,而且估計大橋可以承受每小時250公里(每小時155英里)的風速外,也可以抵禦芮氏8.7級的地震,即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的四倍強度。
大橋設計
瓦斯科·達伽馬大橋的設計由四家公司共同設計;其設計公司分別為Kvaerner技術有限公司、EEG(EuropeEtudesGecti)、COBA(ConsultoresparaObras,BarragensePlaneamento)以及PROPONTE(ProjectosdePonteseEstruturasEspeciais)。
瓦斯科·達伽馬大橋分為七個部分,其組成如下:
北部通道
北部高架橋;488米(1601英尺)
世界博覽館高架橋;672米(2205英尺)
主橋;826米(1378英尺)
中心高架橋;6.351米(20.84英尺)
南部高架橋;3.825米(12.55英尺)
北部通道;3.895米(12.78英尺),設有12個收費站以及兩個服務區
收費
開往裡斯本北部薩卡文方向的車輛徵收過橋稅,並分為四個階別,由2.35歐元至10.45歐元;而開往亞高志德方向的所有車輛均無需收費。
車速限制
瓦斯科·達伽馬大橋有六條行車線,並限速最高每小時120公里(每小時75英里);當預上大風、下雨及有霧天氣時,車速將會被限制於最高每小時90公里(每小時56英里);當大橋的一日行車量達到52,000輛時,大橋行車線將由六條擴為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