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中型蛇類,較粗壯,全長920~1140毫米。頭較寬,略扁,吻稍鈍,眼較大。上唇鱗9(3—2—4)枚,頰鱗1枚;眶前鱗1(2)枚,眶後鱗3(4,2)枚;顳鱗2枚+3(2)枚。背鱗19—19—17行,均起棱或最外1行光滑;腹鱗140~156枚,肛鱗2枚,尾下鱗62~78對。背面棕色、棕褐色、棕黃色或灰綠色,有17~25條+9~14條黑褐色環紋(雲南產此斑紋不太明顯),在體側環紋交叉成“X”形斑;腹面黃白色或灰白色。
生境繁殖
生活於平原、丘陵及低山區的河邊、溪旁,亦見於樹上,白天活動。食魚、蛙等。卵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貴州(江口、松桃、興義、望漠、榕江、荔波等地)、浙江(遂昌、慶元)、江西、湖南、福建、廣東、香港、海南(五指山)、廣西。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