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浙江寧海,象山港尾的強蛟鎮峽山村。
館內排列著40多隻古船模型。小的1米多長,大的將近3米,全部按實樣縮放,包括船的內部結構。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模,看似普通,記錄的卻是中國東部沿海漁民千百年來的捕魚歷史。為了不讓船的記憶退出人們的視線,古船館陳列了5000年前獨木舟、明代鄭和寶船、清代快船、渤海、黃海、東南沿海常用的捕魚、海運等船模40餘只,古船發展史展板40餘版,系統、形象地再現了我國造船技術的發展歷程,真實地反映了我國近現代造船技術在海洋交通、海洋開發、遠洋漁業等領域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特別的是,在館藏的大舵輪,直徑是“天下第一",有4米多,而且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
特色展品
“錢江櫓旦”、“廣東花船”、“山東青島船”、“小白底水上飛”、“毛蘭”、“白蘭大商船”……在5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陳列著千姿百態、造型各異的船模,令前來參觀的當地村民嘖嘖稱奇。
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尤子元對大海有著深厚的感情。而曾經的船老大經歷又使他對船隻“情有獨鍾”。從2003年開始,老尤跑到沿海的遼寧、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請當地的老船工打造曾在這些地方使用過的捕魚船、海運船。“現在會造船的老船工越來越少,博覽館中的古船不僅僅是古代人打魚、運輸的工具,更是一種歷史的見證。”尤子元感慨地說。
據介紹,這些船模按比例縮小,手工製作,有的船造一艘要兩三個月時間,做工達上百工,價格高的接近3萬元,最少的也要一萬元以上。在49隻船模中,既有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適合在深淺湖中行駛的蘇北沙屁船,也有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發動機使用寧波生產的野馬牌柴油機的第二代新型機帆船。這些船模形象地再現了我國東北、東南沿海一帶地區造船技術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