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

[編輯] “低碳住區”建設行動: 另外,有網民[誰?

百科名片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是香港、澳門及廣東省三方政府於2009年完成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的其中一項跟進工作,亦是國務院2008年底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和廣東省和香港雙方於2010年4月簽署的《粵港合作框架協定》的其中一項區域合作規劃項目。

基本信息

計畫是在2011年1月14日三地政府同時正式宣布,香港及澳門特區政府並設立公眾諮詢期,惟跟傳統公眾諮詢有所不同,是次諮詢期只有一個月,直到2月10日截止。

計畫內容

廣東部份[編輯] 香港部份香港與澳門全境、以及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的2,500萬人會被“納入規劃”。按三地政府規劃圖所示,香港將會:
將郊野公園和濕地與內地連線;
以香港海岸河套服務高增值產業及旅遊業;
新建一條穿過屯門連線深圳西部的“準高鐵”;
從海路連線內地巨型貨運碼頭的“香港港”;
打造“城市客廳”;
建設“新概念房產規劃區及新市鎮”;
建設“文化觀光村”;
[編輯] 澳門部份[1]“綠網”行動:
建設灣區環狀跨界綠道,維護近海生態和海岸景觀。總長650公里,其中香港135公里,澳門35公里
珠三角區域綠道1號線珠海段情侶路,經拱北口岸向南延伸與澳門半島綠環、新填海區濱海綠道相銜接、珠海綠道橫線香洲灣仔碼頭段,通過灣仔碼頭與粵通碼頭水上航線相銜接、珠海綠道橫線橫琴段,經橫琴口岸,與澳門氹仔蓮花腳踏車徑相銜接
通過升級改造或者新設綠道通關口岸的方式,完成拱北口岸及橫琴口岸跨界交界面的建設
珠三角五市10個省立森林公園、香港25個郊野公園和澳門4個郊野公園共同形成完善的登山徑體系
“藍網”建設行動:
建設連通粵港澳三地的區域快速公交乾網,繼續推動在建和已立項的軌道線路建設,優先啟動連通粵港澳三地的軌道線路建設
將一卡通系統各類公共運輸工具,與港澳地區交通智慧卡系統併網互認
公交分擔率提高到50∼55%
“低碳住區”建設行動:
港澳三地共同組織開展“低碳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為低碳住區建設培育技術人才
“跨界基建合作創新”建設行動:
共建粵港澳大氣環境監測預警系統
重點合作區建設行動:
橫琴新區
蓮花口岸服務區預留與澳門綠道的接口
建設與珠三角、香港、澳門相銜接的高速公路、城際軌道等交通通道,擴建橫琴口岸
協調橫琴十字門商務區與澳門濱海新城區土地利用和景觀建設
珠澳跨境合作區
完善園區交通與通關係統
增建園區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加強水環境保護,改善濱水地區生態環境

批評

諮詢和宣傳該計畫影響香港的整體面貌、產業、環境,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和社會有著極深遠的影響;但計畫在2011年1月公布,網上發表意見的平台卻限制在1月10日前開放。而公眾諮詢期則定在2月10日截止,為期亦只有短短的27日,當中還包括周末和農曆新年假期。至1月31日,香港立法會議員何秀蘭以書面形式去信規劃署批評及要求延長諮詢期,同時間將附屬檔案發給各大傳媒機構。然而截至2011年2月5日,各大新聞媒體仍少有報導和評論該計畫,目前只有《香港蘋果日報》專欄小篇幅提及事件[2]。事件令網民認為政府和親中媒體刻意低調處理和進行,以避開反對聲音。
此外,方案的編制小組指出他們較早之前曾發放近千份問卷並已有充足諮詢,就此,與會者與網民對當局指計畫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加強公眾參與”表示懷疑。[來源請求]
公眾諮詢會被指假諮詢由規劃署舉辦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灣區行動計畫”)公眾諮詢論壇在1月29日舉行[3]。但與會者質疑發表的公眾諮詢稿其內容只是將各種美好的概念堆砌。
公眾諮詢會上2小時的指定時間全由有關的官員發言,台下的與會者只能在逾時的時段對延長問答環節作出請求。發言者少有能夠批評,且被署長要求要精簡言辭,更多的是要求延長短促的諮詢期。故此,有與會者表示不滿。
另外,有網民[誰?]批評只有幾名香港學者出席諮詢會,代表性嚴重不足,缺乏公眾參與。
“一國兩制”及“港人治港”爭議有人認為,依據香港特區政府的法定程式,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尚在“本地諮詢”的階段。這個計畫卻與廣東政府合作,令人懷疑香港特區政府是否仍在執行“一國兩制”。同時,有網民指出此計畫的官方網站連繁體版也沒有,亦沒有操粵語者擔任顧問,代表此計畫沒有港人參與的成份。
規劃內容爭議亦有網民[誰?]指出,報告納入了許多香港本地工程,如北環線、新界東北、屯門至深圳鐵路等大型基建。但政府未諮詢香港市民,就納入內地區域規劃,令香港人喪失應有的公眾參與權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