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中文名稱:環己醇
中文別名:脫氫催化劑1101型;六氫苯酚
英文名稱:Cyclohexanol
英文別名:1-Cyclohexanol; adronal; adronol; ANOL; Cyclohexyl Alcohol; hexahydrophenol; hexalin; hydralin; hydrophenol; hydroxycyclohexane; Naxol;
108-93-0CAS:
EINECS:203-630-6
分子式:C6H12O
分子量:100.1589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有樟腦氣味、晶體或液體。
熔點(℃): 25.93
沸點(℃): 160.84
相對密度(水=1): 0.9624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3.45
飽和蒸氣壓(kPa): 0.13(21℃)
燃燒熱(kJ/mol): 890.7
閃點(℃): 67
引燃溫度(℃): 300
折光率:1.4641
溶解性: 微溶於水,可混溶於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油類等。
性狀:無色透明油狀液體或白色針狀結晶。有似樟腦氣味。有吸濕性。能與乙醇、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松節油、亞麻子油和芳香烴類混溶。20℃時水中溶解度為3.6g/100g,20℃時水在環己醇中的溶解度為11g/100g。相對密度(d20)0.9624。熔點25.93℃。沸點160.84℃。折光率(n22D)1.4641。閃點68℃(閉杯)。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2060mg/kg。有刺激性。
儲存:密封保存。
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風險術語
R20/22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害。
R37/38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呼吸系統和皮膚。
用途
比色法以硫氰化物測定鉬和錸,以苯肼測定鋁。以8羥基喹啉或以碘化物測定鉍時作溶劑,以提取帶色物
質。橡膠、樹脂和硝化棉溶劑。殺蟲劑。主要用於製取環己酮(進一步製取己內醯胺)和己二酸,還用以製取增塑劑(如鄰苯二甲酸環己酯)、表面活性劑以及用作工業溶劑等。用於制己二酸、增塑劑和洗滌劑等, 也用於溶劑和乳化劑。
安全防護
健康危害: 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由蒸氣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可能性小。本品在空氣中濃度達 40mg/m3時,對人的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液態的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接觸可引起皮炎,但經皮膚吸收很慢。經口攝入毒性小。
燃爆危險: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熱可燃。與氧化劑可發生反應。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毒性:中毒。
中毒處理方法:
1、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3、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4、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製作方法
環己醇生產方法主要為苯酚加氫法和環己烷氧化法。
苯酚加氫法
1906年,Β.Н.伊帕季耶夫通過苯酚加氫製得環己醇,並在德國巴登苯胺純鹼公司首先實現工業化。苯酚加氫一般採用鎳催化劑。反應溫度150℃、壓力2.5MPa,產率接近理論值,產品純度高,反應平穩。進入60年代,鑒於原料價格的因素,環己烷氧化法逐步取代了苯酚加氫法。
環己烷氧化法
環己烷氧化反應比較複雜,它首先生成環己基過氧化氫,然後分解為環己醇和環己酮(圖1)。各反應過程的速度常數比:k1/k2=3.7;k3/k4=1.4;k3/k1=24;k4/k2=66。這些比值幾乎不受溫度影響。它表
明:①環己醇和環己酮比環己烷更容易氧化;②大部分環己酮是由環己醇氧化生成,環己酮又會生成各種氧化副產物。反應可在催化劑存在下進行,也可不用催化劑。常用的催化劑有:鈷鹽(環烷酸鈷、油酸鈷等)和硼酸,用鈷鹽催化劑時,所得酮醇混合物(俗稱酮醇油即KA油)之酮醇比為1:1~2,硼酸催化時則1:9,但需增設硼酸回收系統。不用催化劑的工藝,則設有環己基過氧化氫的催化分解系統。工業上套用最廣泛的是鈷鹽法(圖2)。
含有100ppm環烷酸鈷的新鮮環己烷與循環環己烷混合,在三級串聯的反應器中用空氣氧化,溫度150~160℃、壓力 0.8~1.0MPa、反應時間 10~15min、單程轉化率4%~6%。反應尾氣經冷凝回收其中的環己烷和高沸物後放空。液相氧化產物經過鹼洗皂化和水洗除去雜質後,蒸餾回收其中90%以上的環己
烷,循環使用。在進一步脫除輕重組分後,便可獲得醇酮混合物,經過精餾,便分離出環己醇和環己酮。
物質毒性
編號 | 毒性類型 | 測試方法 | 測試對象 | 使用劑量 | 毒性作用 |
---|---|---|---|---|---|
1 | 急性毒性 | 吸入 | 人類 | 75 ppm | 1.嗅覺毒性——未報告 2.眼毒性——結膜刺激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變化 |
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1400 mg/kg | 1.行為毒性——嗜睡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變化 3.營養和代謝系統毒性——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速率下降 |
3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大鼠 | >6500 mg/m3/1H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4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1352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5 | 急性毒性 | 靜脈注射 | 小鼠 | 272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6 | 急性毒性 | 肌肉注射 | 小鼠 | 1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7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兔 | 2200 mg/kg | 1.行為毒性——全身麻醉 |
8 | 急性毒性 | 皮膚表面 | 兔 | 794 mg/kg | 1.行為毒性——嗜睡 2.肝毒性——膽結構或功能發生變化 3.營養和代謝系統毒性——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速率下降 |
9 | 急性毒性 | 腸外 | 青蛙 | 1914 mg/kg | 1.心臟毒性——其他變化 |
10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3185 mg/kg/7D-C | 1.肝毒性——其他變化 2.肝毒性——肝重量發生變化 |
11 | 慢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4 mg/kg/10D-I | 1.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發生變化 |
12 | 慢性毒性 | 吸入 | 兔 | 1229 ppm/6H/5W-I | 1.行為毒性——全身麻醉 2.營養和代謝系統毒性——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速率下降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
13 | 慢性毒性 | 吸入 | 兔 | 997 ppm/6H/11W-I | 1.行為毒性——全身麻醉 2.眼毒性——結膜刺激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
14 | 眼部毒性 | 入眼 | 人類 | 100 ppm | |
15 | 眼部毒性 | 皮膚表面 | 兔 | 500 uL/24H | 作用中等 |
16 | 眼部毒性 | 皮膚表面 | 兔 | 500 uL/24H | 作用較輕 |
17 | 眼部毒性 | 入眼 | 兔 | 100 uL/24H | 作用中等 |
18 | 眼部毒性 | 入眼 | 兔 | 100 uL/24H | 作用較輕 |
19 | 突變毒性 | | 人類白細胞 | 100 umol/L | |
20 | 突變毒性 | | 哺乳動物淋巴細胞 | 150 mmol/L | |
21 | 生殖毒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315 mg/kg,雄性配種 21 天前 | 1.生殖毒性——雄性生精功能異常 (包括遺傳物質,精子形態,精子活力和計數) 2.生殖毒性——睪丸,附睪,輸精管發生變化 3.生殖毒性——前列腺,精囊,考伯氏腺,附屬腺體發生變化 |
22 | 生殖毒性 | 皮下注射 | 長爪沙鼠 | 315 mg/kg,雄性配種 21 天前 | 1.生殖毒性——雄性生精功能異常 (包括遺傳物質,精子形態,精子活力和計數) 2.生殖毒性——睪丸,附睪,輸精管發生變化 3.生殖毒性——前列腺,精囊,考伯氏腺,附屬腺體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