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平裝: 31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08077225
條形碼: 9787208077225
尺寸: 23.2 x 17 x 1.8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張海濱,貴州銅仁人。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時稱國際政治系),先後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國際環境政治、中國環境外交和聯合國研究。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日本新潟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學校做訪問學者。兼任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論界委員、中國環境資源法學會理事、商務部貿易與環境專家諮詢組成員。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主編之一)、《當代韓國政府與政治》(合著),代表《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挑戰與機遇》、《論國際環境保護對國家主權的影響》、《聯合國改革:漸進還是激進?》等學術論文30篇。
內容簡介
《環境與國際關係:全球環境問題的理性思考》旨在探討環境與國際關係之間的互動與關聯性,回答的核心問題是:全球環境治理為什麼治理不了全球環境問題?作者認為,全球環境問題是綜合性問題,與人口、技術、觀念和經濟發展均有關,但在當今主要是國際政治問題。國際體系的不平等則決定了國際環境合作的有限性。國際環境合作的實質就是要對全球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進行重新分配,而這必然會觸動已開發國家的政治經濟優勢地位。因此,已開發國家遲遲不願與開發中國家進行深入的國際環境合作。人類的理性選擇應該是: 在可預見的將來,在現有體系下通過加強全球環境治理,減緩全球環境惡化的速度,使全球環境問題保持在臨界點之內。這是一種危機處理的模式,是治標之策。從長遠看,則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實施共同的環境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全球環境危機。
目錄
建立全球不境治理的新範式
CREATINT A New paradigm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從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到中國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國內外已有的研究及其不足
第四節 研究視角、基本觀點及結構安排
第一章 環境外交的興起與環境在國
第一節 環境外交的發展歷程與基本格局
第二節 部分環境大國的環境外交概述
第二章 國際環境外交中的中國
第一節 中國環境外交的演變
第二節 中國的雙邊環境外交:以中日環境合作為例
第三節 中國的多邊環境外交:以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為例
第三章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國際組織
第一節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第二節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第四章 環境與主權
第一節 國際環境保護與國家主權觀的變化
第二節 國際環境保護與國家主權實踐的變化
第三節 案例研究:以歐盟的環境政策為例
第五章 環境與安全
第一節 環境與安全:政策層面的反應
第二節 環境與安全:學術界的研究進展
第三節 關於環境與安全問題的幾點思考
第六章 環境與國際貿易
第一節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貿易與環境問題的演變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內有關貿易與環境的討論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在貿易與環境問題上的立場與政策
第四節 案例分析
第七章 國際環境機制的發展
第一節 國際環境機制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國際環境機制的形成與維持
第三節 國際環境機制的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國際環境機制的基本內容
第八章 當前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表現
第一節 五大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發展
第二節 其他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發展
第九章 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與全球環境問題
第一節 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影響全球環境的途徑
第二節 以中國的環境問題為例
第十章 國際體系的不平等與全球環境問題
結語
附錄 世界環境政治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