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瑪麗亞·布埃諾
出生年月:1931年7月1日
出生地點:巴西聖保羅
職業:網球
冠軍:3次(1959;1960;1964)
亞軍:2次(1965;1966)
四強:1次(1962)
八強:3次(1958;1963;1968)
十六強:2次(1967;1976)
個人經歷
提到巴西網球,我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一代紅土王古斯塔沃·庫爾騰。如果時光倒流40年,提到巴西網球,立刻閃現在人們腦海的應當是那隻翻飛於網前的燕子:瑪麗亞·布埃諾。瑪麗亞1939年出生6歲習球,12歲已在聖保羅的處女賽中獲勝,15歲又拿下巴西全國女網錦標賽的冠軍。瑪麗亞身高達到5英尺7英寸(1.70米),四肢修長瘦削。絕佳的手感,快速的反應使她成為網前的藝術家,她接連截擊的能力總令人措手不及。她的動作靈活,力度節奏兼而有之。也許正是這種特質使人聯想到了燕子這種強韌而靈巧的候鳥,也給她帶來了“聖保羅飛燕”的美名。像那些往來南北半球的燕子們一樣,瑪麗亞的腳步也早早地邁出國門,跨向世界網壇的舞台。1958年這位少女與阿爾西亞·吉布森合作奪得了溫網女雙的冠軍,從此一躍成為世界網壇備受矚目的人物。
1959年的溫網女子單打決賽,瑪麗亞面對打法同樣充滿攻擊性的達倫妮·哈德。在這場上網大戰中,瑪麗亞以64、63勝出。18歲的瑪麗亞再次站在美網決賽的賽場上。這次她的對手是19歲的英國人克莉斯汀·特魯曼,後者身高達到6英尺(1.82米),在當時的女選手中是十分罕見的。瑪麗亞並沒有被對方的高度震懾,輕鬆地以6-1、6-4獲勝。連奪兩項大滿貫賽女單冠軍的瑪麗亞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后座,1960年又在溫網成功衛冕。在溫網參賽時,瑪麗亞穿著的球衣、短裙出自著名設計師特德·汀凌的手筆,看上去賞心悅目。她是溫布爾頓中央球場的寵兒之一,她曾在溫網奪得3今單打冠軍(1959、1960、1964年)和5個雙打冠軍頭銜。
從她的技術特點來看,草地顯然是她最擅長的場地。她曾在美網單打比賽中四度封后(1959、1963、1964、1966年)並5次在女雙比賽中登頂。1963年她與瑪格麗特·考特那場精彩的女單決賽總令人津津樂道。瑪麗亞·布埃諾
在決賽中以6:1、6:0將對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又令現場觀眾瞠目結舌。瑪麗亞先後與6位不同的選手搭檔奪得了12項大滿貫賽事的女雙、混雙冠軍。哈德、特魯曼、考特等人都曾與瑪麗亞共享勝利的喜悅,她的搭檔還包括大名鼎鼎的比利·瓊·墨菲特(即後來的金夫人)。1968年她與考特合作在美網奪得女雙頭銜。這是美網改為公開賽後舉辦的首屆比賽,這個冠軍也顯得意義非凡。
不過,瑪麗亞的球場生涯卻時不時地遭到傷病的侵襲。1961年,正當她攀上峰頂、風光無限時,一場大病使她不得不潛心休養。1962年病癒復出之後,瑪麗亞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卻一直沒能擺脫運動損傷帶來的困擾。瑪麗亞是個隨和而緘默的人,她總是努力拚搏,從不抱怨痛楚。但是到了1968年,當公開賽和獎金制度曙光初露時,一系列手臂和腿部的損傷已經嚴重戕害了瑪麗亞的運動生涯。她的黃金時期是在業餘賽時代度過的。1968年她在美國業餘錦標賽的決賽中負於瑪格麗特·考特,這是她最後一次打入重大賽事的決賽。1969年29歲的瑪麗亞不得不退出賽場養傷,這一養就是數年之久。1975年她覺得自己恢復得不錯,就嘗試復出參加職業賽,並且在1976年重登溫網賽場。當瑪麗亞的這次回歸被人視作一次精神上的勝利。她闖過了前3輪。觀眾們為她的復出高興,儘管她的身手已不如以往矯健。在瑪麗亞遠離賽場的日子裡,職業網球發展的腳步已經把她遠遠地拋在身後。當她復出時,她從前的對手、雙打搭檔比利·瓊·金已在職業賽中成功取得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二人在1977年的溫網中相遇,金夫人擊敗了瑪麗亞。賽後金夫人沒有流露過多的喜悅,而是為老同行的今非昔比而嘆息“在瑪麗亞的黃金歲月里,她的表演看起來總是那么棒。但是,現在看她這個狀態卻讓人很難過。我寧可只記得她以前的樣子。
瑪麗亞本人又是怎么想的呢,也許南美人天生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瑪麗亞並不感到泄氣。“我一直熱愛網球,現在也仍然能從比賽中得到樂趣。我有過自己的光輝歲月,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瑪麗亞在職業網球賽場上並沒有空手而歸。1974年,她在日本公開賽上獲得了冠軍,這是她惟一的職業賽頭銜。這樣無論在50年代,60年代還是70年代,瑪麗亞都有機會體會到冠軍獎盃的滋味,這又是絕大部分選手一生無法做到的。現在我們仍可以肯定地說瑪麗亞·布埃諾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南美女子網球選手。2004年,年過花甲的瑪麗亞仍然活躍在與網球相關的一些重大場合中。在巴西公開賽上,她作為特邀嘉賓與庫爾騰一起表演練球。在戴維斯杯賽南美區的比賽中,她又到場給巴西隊鼓勁助威。她還主持一些網球夏令營活動,其中也有退役選手、老選手的聚會。此外作為多次溫網冠軍得主。瑪麗亞對英國網球的發展也頗為關注。2004年5月,溫網開賽前,英國網協成功舉辦了名為“網球秀”的宣傳活動。這次活動包括慈善比賽、新款網球服展示、著名教練球員指導等多項內容。瑪麗亞應邀來到倫敦,參觀了這次活動。“這是件新鮮事兒。我想舉辦這種活動來展示網球運動的國家不會太多,不過我覺得這主意不錯,我希望這能成功地激發英國人對網球的興趣。”
相關歷史
經典擊球技術-截擊
她是從布拉格城外的紅土場上開始訓練的,並一步步走向溫布頓的草地球場。和多數東歐球員不同的是,納芙拉蒂諾娃的殺手鐧並不是底線抽球,而是網前截擊,她正是憑藉此項技術統領世界女子網壇長達20餘年。她在網前能讓身體保持完美的平衡,交叉腳步能幫助她迅速有效地移動到任何一個位置。時間足夠,她的截擊動作猶如教科書般標準;出現危機,她憑藉純熟的手感化腐朽為神奇,無論是在低至腳踝的高度截擊,還是在網前處於極端被動的情況下,納芙拉蒂諾娃都能夠突然打一記制勝的截擊球,殺對手個出其不意。
約翰·麥肯羅
他正手的截擊簡直就是等在那裡猛砸來球。他經常在打出帶旋轉的大力發球之後,出色地運用這種教科書式的截擊。
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出色的身體條件使她的網前技術孔武有力,特別是正手截擊。考特不但可以打出一記必殺的制勝球,而且也能打出落點深遠的下旋截擊球。
反手截擊
比利.簡.金:儘管身高只有1.65米,但金在網前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人。像她那樣訓練有素的反手截擊你很難看到。她還經常誇張地運用交叉步法,在觸球的一瞬間突然發力,並經常伴有隨揮。
托尼·羅奇:受到傷病的困擾,這位澳洲人在20世紀六十年代並未成為球場上登峰造極的人物,但他的反拍擊球卻堪稱經典之作。左撇子羅奇的前臂強壯有力,打出的球不僅控制性強、穩定性好,還時常伴有一些手腕動作,使得截擊的落點又深又遠。
截擊小球
瑪麗亞·布埃諾:這位溫網三冠王腳下的移動十分出色,布得·科林斯曾給他起了一個可愛的外號“聖保羅的燕子”。出色的步法和觸球的感覺使她經常能夠放出變化多端的截擊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