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

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

瑪旁雍錯森林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南部普蘭縣境內。森林公園南以喜馬拉雅山北麓為界,至納木那尼峰轉向西北折;北以岡底刃山脈廠卜脊線及岡底斯山腳陡坎為界;東至了找爾鄉至扎藏布支流一線,西抵拉昂錯西扎嘎爾波。森林公園總面積3105 . 52平方公里。森林公園的主體是位於這條深陷斷裂帶上的瑪旁雍錯一拉昂錯湖盆。森林公園南界喜馬拉雅山脈,海拔7694米的喜馬拉雅西端第二高峰納木那尼峰巍然聳立;而森林公園的北界則是著名的岡底斯山脈主峰、海拔6656米的岡仁波齊峰。瑪旁雍錯、拉昂錯湖盆形成了完整的內流水系,並形成了多種類型、大面積的濕地生態系統。歷史上,瑪旁雍錯、拉昂錯不僅曾連為一體,而且是像泉河的源頭。組成岡仁波齊及其周圍山地的始新世沙礫岩層,是西藏少見的水平岩層地貌。

基本信息

簡介

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名稱: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西藏普蘭縣

公園海拔:3000米以上

公園面積:3105.52平方千米

景 區 數:4

景 點 數:20

地理位置

瑪旁雍錯森林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南部普蘭縣境內,地理位置為東經81度04分--81度43分、北緯30度23分--31度12 分 ,其範圍基本包括以瑪旁雍錯一拉昂錯為中心的向心狀內流水系的主體部分。森林公園南以喜馬拉雅山北麓為界,至納木那尼峰轉向西北折;北以岡底刃山脈廠卜脊線及岡底斯山腳陡坎為界;東至了找爾鄉至扎藏布支流一線,西抵拉昂錯西扎嘎爾波。行政區域隸屬於普蘭縣巴噶鄉和霍爾鄉(包括原雄巴鄉和公珠鄉)。森林公園總面積3105 . 52 平方公里。

地質劃分

在地質區劃上,瑪旁雍錯森林公園位於雅魯藏布江一噶爾藏布深陷斷裂谷地,並處於該谷地的中心地帶。這條斷裂帶被認為不僅是切穿地殼的深斷裂,而且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縫合線。森林公園的主體是位於這條深陷斷裂帶上的瑪旁雍錯一拉昂錯湖盆。森林公園南界喜馬拉雅山脈,海拔7694 米的喜馬拉雅西端第二高峰納木那尼峰巍然聳立;而森林公園的北界則是著名的岡底斯山脈主峰、海拔6656 米的岡仁波齊峰。瑪旁雍錯、拉昂錯湖盆形成了完整的內流水系,並形成了多種類型、大面積的濕地生態系統。歷史上,瑪旁雍錯、拉昂錯不僅曾連為一體,而且是像泉河的源頭.組成岡仁波齊及其周圍山地的始新世沙礫岩層,是西藏少見的水平岩層地貌。

土壤類型

瑪旁雍錯森林公園分布有高山草原土、高山寒凍土和高山沼澤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類型土壤。高山草原土為本區的地帶性土壤類型。

瑪旁雍錯景區

瑪旁雍錯全部位於普蘭縣境內,湖面海拔4588 米,面積412 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達70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的北面是綿延不斷的岡底斯山脈,南面是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湖畔廣闊,一圈圈的古湖岸沙堤環繞著恬靜的湖水。瑪旁雍錯湖水清澈透亮,泥質湖底清晰可見,湖水在陽光下變化著從淺綠到深藍的組合,倒影著神山岡仁波齊的身影。夕陽下,粼粼波光中幻化著朝聖者沐浴的身影,你能感受的是一種廣闊、神聖的美。湖的東面和南面是最佳的觀賞地點。

瑪旁雍錯是西藏最知名的聖湖,在瑪旁雍錯、納木錯、羊卓雍錯三大神湖中被視為“大姐”。她和岡仁波欽被佛教、印度教、謄教和苯教尊為神山、聖湖,佛教信徒和苯教徒把它看作是至上聖地和“世界中心”,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 大唐西域記》中將這裡稱為“西天瑤池”,每年都有來至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的眾多信徒前來朝拜、轉湖。環湖過去有九座寺廟,著名的有東面的色瓦龍寺和南面的楚果寺。湖中盛產負類,湖畔還生活著野托牛藏羚、藏原羚、黑頸鶴等野生動物。

瑪旁雍錯四季景色各異,朝聖、徒步、觀光旅遊可全年開展,最好的旅遊季節是每年6 - 10 月。進入湖區最主要的道路是從拉薩到獅泉河的公路,距拉薩約1441 公里,距日喀則約1083 公里,距獅泉河約324 公里,可以通行越野車和卡車,雨季可能稍有困難。獅泉河正在規劃建設旅遊機場,估計建成後交通狀況會大為改善。

拉昂錯景區

拉昂錯位於瑪旁雍湖西側,海拔4573 米,景色非常美麗,湖邊暗紅色的小山,顏色迷離,陣陣細波拍岸,沙石灘象一條白亮亮的銀帶,鑲在湖邊。湖裡有兩個小島,一個叫拉覺托,鷗雁棲息;另一個叫托布色瑪,傳說曾有佛僧修行。

拉昂錯和瑪旁雍錯都是古大湖的一部分,後來湖水消退才逐漸分隔,藏族傳說兩湖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一條湖底的河道相互溝通。事實也是如此,直到上世紀初科考還證明兩湖之間低洼處有一河道相連,只是現在兩湖已完全不相通,兩湖之間的沙堤成為進出普蘭縣的捷徑。

岡底斯山脈景區

岡底斯山脈橫亘在森林公園的北部,岡仁波齊峰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656 米,傲視諸峰,火炬型的山體被冰雪雕蝕的層里如畫。冬季,岡底斯眾山如一條橫臥的銀龍,岡仁波齊峰便是高高挺立的龍冠上巨大水晶鑽石;夏季,岡底斯山巒如濤,岡仁波齊峰仍然白雪覆蓋,猶如海面升起的聖潔白蓮;朝暉夕陽下,橘紅的岡仁波齊峰又似普照西天的明燈。岡底斯山脈南麓是波光粼粼、湛藍無邊的聖湖瑪旁雍錯和平靜深邃的鬼湖拉昂錯。

岡仁波齊峰是西藏最著名的神山,受到佛教、印度教、省教和苯教的尊崇,佛教信徒和苯教徒更把它看作世界的中心,內地典籍和佛經中的須彌山就指它。神山周圍各教派的寺廟林立,古蹟眾多,是朝聖者心中的明燈,萬千佛教徒的精神家園。

佛教、印度教、曹教和苯教都有圍繞象徵純潔與仁慈的岡仁波齊峰轉山可以洗去罪孽的傳說,因此轉山是來自不同地方信徒最常採用的朝聖方式。最常採用的轉山線路是以岡仁波齊峰為核心的大環山線路,總長32 公里,徒步一般3 天功夫,也有身強體健者一天走完,磕長頭則需巧一20 天。徒步者早晨從塔爾欽出發,經色雄進入岡仁波齊峰西北側的山谷,暗紅色的絕壁接天而立,岡仁波齊峰耀眼的雪光下,冰川在金字塔般的山體上劃出垂直的線條,繼以巨大U 形谷幽暗的身影,然後冰雪融水從千米的絕壁上落下,被山風吹成了漫天的水霧。行走在這神秘幽閉的山谷,仿佛走在史前的世界。晚上宿在岡仁波齊峰北麓直熱浦,枕著山風,第二天早上看朝陽下的岡仁波齊峰如浮出水面的蓮花、點燃的火炬,絕美的景色能讓人空靈升華。第二天的路要翻越5700 米的卓瑪拉山口,冰川滾滾撲面而來,每邁一步都要積聚全身的力量,這是對人意志的最大考驗。勝利者站在飾滿經蟠的山口,回望來時甘苦路,或許能體會到人生的哲理。再往後淪著冰河的融水向下走到岡仁波齊峰東側的山谷,景色是漸行漸美,河穀草甸上點綴著珍珠般的牛羊。在祖初浦再宿一宿就能回到出發地塔爾欽。每逢藏曆馬年,轉山的朝聖者最多。

岡仁波齊峰四季景色各異,朝聖、徒步、觀光旅遊可全年開展,只是大雪封山的緣故,轉山只能在每年6 一10 月進行。進入景區最主要的道路是從拉薩到獅泉河的公路,距拉薩約1471 公里,可以通行越野車和卡車,雨季可能稍有困難。獅泉河正在規劃建設旅遊機場,建成後該地的交通狀況會大為改善。

喜馬拉雅山脈景區

喜馬拉雅山脈(納木那尼峰)阻擋在森林公園的南部,納木那尼峰是森林公園範圍內最高的山峰,海拔7728 米,就矗立在瑪旁雍錯的南邊。納木那尼峰被藏族同胞稱作“聖母之山”,終年冰雪覆蓋,發育有多條冰川,已正式對外開放。

人文景觀

這裡被藏胞稱為“神山聖湖”之地,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被佛教、印度教、曹教和苯教尊為神山、聖湖,佛教信徒和苯教徒更把它看作是至上聖地和“世界中心”,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和世界性的聲譽,山腸水水綴滿了神奇的傳說,保存有不少歷史文化遺蹟。許多宗教典籍和傳說中都曾記載描述過瑪旁雍錯。印度傳說中稱這裡是濕婆大神和他的妻子― 喜瑪拉雅山的女兒烏瑪女神沐浴的地方,而西藏的古代傳說認為這裡是廣一財龍神居住的地方。瑪旁雍措又稱瑪法木措,藏語意為“永恆不敗的玉湖”,據說這是為紀念11 世紀佛教戰勝當地苯教所取的名字。唐朝高僧玄獎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記》中對瑪旁雍措也有所描寫,將這裡稱為“西人瑤池”。佛教經典中將湖泊稱為“世界江河之母”,所指就是與神山井列齊名的“聖湖”― 瑪旁雍措。

聖湖有四大浴門:東為蓮花浴門,南為香甜浴門,西為去污浴門,北為信仰浴門。楚古寺周圍被尊為聖潔的浴場。信徒們認為,這裡的聖水能洗掉人們心靈上的“五毒”(貪、慎、痴、怠、嫉),清除人肌膚上的污穢。印度人對瑪旁雍湖的敬仰之情還由於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地的矛胃灰也曾撒入了瑪旁雍湖。所以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聖沐浴以求功德,他們還將聖湖的水華迢迢帶回家去,當作珍貴的禮沉,饋贈親友。聖湖四面還有四水之源:東面是馬泉河,北而是獅泉河,西而是象泉河,南而是孔雀河。以天國中的馬、獅、象、孔雀四種神物命名的這四條河,分別又是南亞著名的恆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和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過去湖周圍有九座寺廟,它們分別是位於東面止貢噶舉的修習地色瓦龍寺,位於東南面的薩迎派聶果寺,南面的格魯派的吹果寺,西南而的止貢噶舉大德果倉瓦的修習地果祖寺,西面的蓮花生大師的修習地切了鄉二寺,西而的高份修習洞,比而的釣巴喝舉派的朗那寺和東北面的格魯派的日笨寺。

神山岡仁波齊形如巨大水晶鑽石,四周有八瓣蓮花狀的群巒護繞,雪峰潔白晶瑩,一如聖女,與藏族人稱之為“聖母之山”的納木那尼峰相距100 公里遙遙相望,周圍各教派的寺廟林立,古蹟眾多,還存留著相傳是苯佛相爭早期,佛教尊者米拉日巴與苯教徒納若本瓊鬥法時的若干遺蹟。神山岡仁波齊是朝聖者心中的明燈,萬千佛教徒的精神家園,轉山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信徒最常採用的朝聖方式。據說佛祖釋巡牟尼的生肖為馬,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其他年份轉山13 圈,且最為靈驗和積長功德,每逢藏曆馬年,轉山的朝聖者最多。為尊重和保護西藏各地和鄰國教徒的宗教信仰,中國政府從20 世紀50 年代開始就制定了相關規定,同印度、尼泊爾等鄰國簽定了允許信教徒入境朝聖的有關條文及事項。1997 年中國國務院就西藏阿里地區對外開放朝聖事宜進一步作出了明確規定,更加方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徒的朝聖活動。

自然景觀

森林公園在植被分區上位於西南阿里山原峽谷亞高山荒漠草原區。其範圍東自馬攸木拉山口起,北面以岡底斯山脈--阿伊拉日居山脈主脊分水嶺為界,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弧形圍繞在木區的西南邊緣,構成了西界和南界。是一個西北一東南向的狹長區域。

在冰水洪積平原和山麓洪積扇上,廣泛分布著以沙生針茅為主、並混生有羽柱針茅、紫花針茅等植物的荒漠植被。這裡是分布在阿竺( 地區的沙生針茅荒漠草原向藏南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的紫花針茅草原在空間上的過渡地區;翻越馬攸木拉山口往東,不僅沒有沙生針茅荒漠草原的分布,甚至沙生針茅也很難找到;另一方面,這裡的荒漠草原,很少見有荒漠中的小半灌木,這是森林公園植被的一個特點。此外,這裡還分布有較多的藏沙篙草原群落。在靠近山麓的洪積扇上部,往往發育形成有一個寬約1 一2 公里不等的風成沙丘等,其上茂密地生長有變色錦雞兒,沙丘間散著沙生針茅等草本植物,組成一種別致的灌叢景色。

瑪旁雍錯蘊藏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野耗牛藏羚藏野驢藏原羚黑頸鶴等為森林公園內野生動物景觀的重要代表。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資源,不僅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護價值,更是不可多得的景觀,為森林公園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交通

森林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的交通要津,219 國道從拉薩到阿里地區行署駐地獅泉河鎮的南線公路在森林公園內橫貫東西,交通條件十分方便。森林公園內的公路,縱貫森林公園南部,汽車可以環湖、環山行駛。從森林公園可以到達拉薩、日喀則、獅泉河鎮等地。

生物景觀

森林公園在植被分區上位於西南阿里山原峽谷亞高山荒漠草原區。其範圍東自馬攸木拉山口起,北面以岡底斯山脈--阿伊拉日居山脈主脊分水嶺為界,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弧形圍繞在木區的西南邊緣,構成了西界和南界。是一個西北一東南向的狹長區域。

在冰水洪積平原和山麓洪積扇上,廣泛分布著以沙生針茅為主、並混生有羽柱針茅、紫花針茅等植物的荒漠植被。這裡是分布在阿竺_( 地區的沙生針茅荒漠草原向藏南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的紫花針茅草原在空間上的過渡地區;翻越馬牧木拉山口往東,不僅沒有沙生針茅荒漠草原的分布,甚至沙生針茅也很難找到;另一方面,這裡的荒漠草原,很少見有荒漠中的小半灌木,這是森林公園植被的一個特點。此外,這裡還分布有較多的藏沙篙草原群落。在靠近山麓的洪積扇上部,往往發育形成有一個寬約1 一2 公里不等的風成沙丘等,其上茂密地生長有變色錦雞兒,沙丘間散著沙生針茅等草本植物,組成一種別致的灌叢景色。

瑪旁雍錯蘊藏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野耗牛、藏羚、藏野驢、藏原羚和黑頸鶴等為森林公園內野生動物景觀的重要代表。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資源,不僅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護價值,更是不可多得的景觀,為森林公園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