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稈蠅

瑞典稈蠅

瑞典稈蠅(Oscinella frit Linnaeus ,)分布於:寧夏、甘肅、內蒙古、青海、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瑞典稈蠅 Oscinella frit Linnaeus
分 布 寧夏甘肅內蒙古青海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地區。
寄 主 同麥稈蠅

識別特徵

屬於雙翅目稈蠅科。成蟲:體長1.5-2毫米,全身黑色具光澤,是較為粗壯的小型蠅類。觸角黑色,喙端白色,前胸背板黑色,有紅色為粗壯的小型蠅類。觸角黑色,喙端白色,前胸背板黑色,有紅色薄層反映,翅透明具金屬光澤。腹部下面淡黃色。足的腿節黑色,脛節中部黑色,下端棕黃色,跗節棕黃色。卵:長圓柱形,白色,有明顯的縱溝和縱脊。幼蟲:初孵化時水樣透明,體長約1毫米。老熟時為黃白色,圓柱形,蛆型,口鉤鐮刀狀,體長4.5毫米,前端較小,末節圓形,其末端有2個短小突起,上有氣孔。蛹:長2-3毫米,棕褐色,圓柱形,前端有4個乳狀突起,後端有2個突起。

生活習性

在北疆烏魯木齊及南疆喀什地區一年發生3—4代,以幼蟲在冬小麥苗株內越冬。在北疆,4月中旬開始在麥稈內化蛹,4月底開始羽化為成蟲,5月中旬為羽化盛期。在南疆4月上旬即有成蟲。烏魯木齊一帶,第l代成蟲在冬麥及春麥上產卵為害,使春麥主莖不能袖出。卵多產在葉片內側靠近葉鞘處,第2代在禾本科雜草寄生,第3代幼蟲8月底為害早播冬麥,9一10月間為害冬麥主莖,造成心葉枯黃或分櫱叢生,並在冬麥內越冬。

防治方法

(l)麥收後進行淺耕滅茬,將落粒翻人士中發芽,誘引成蠅產卵,然後進行秋翻,消滅越冬蟲。採用增施肥料,適時播種(冬麥播期不可過早,春麥不宜過遲),合理密植等措施,可以減輕為害。(2)用50%一六O五乳劑5000倍液,在成蟲盛期小麥幼苗出現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噴藥,隔6—7天再噴第二次,可兼治其他麥稈蠅。用2.5%敵百蟲粉或0.04%除蟲晶粉,每畝噴1.5—2公斤,防治效果也好。

病原及發病現狀

在寧夏1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禾草冬麥根莖部越冬。越冬幼蟲於來年春季約5月開始在田間出現。6月為成蟲發生盛期。卵散產,大多產於葉面基部近葉舌處。卵經5-7天孵化,幼蟲孵出即蛀入葉鞘內,並由此蛀入莖內危害。5、6月間第1代卵及幼蟲出現。6月間是危害盛期。7月為化蛹及羽化盛期,第2代成蟲常飛到冰草上產卵,幼蟲孵出後蛀入寄主莖內,即在近地面處莖內越冬。春季氣溫達12℃時,越冬幼蟲開始活動,不久就形成圍蛹,在蛹殼內化蛹,蛹11期-13天。成蟲的習性隨氣溫而轉移;濕度低於8℃時不活動;8-15℃時飛翔、取食,但不產卵;16-30℃時,成蟲產卵,取食旺盛;濕度超過35℃時,則又抑制成蟲的活動。成蟲羽化後10天開始產卵,最喜2-3葉期植株莖上產卵,1頭雌蟲約在1個月左右的一生中可產卵70粒,卵期3-8天。幼蟲期10-22天,平均14天左右,幼蟲3齡。完成1個世代約需45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