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展示
![理想流沙河](/img/8/167/nBnauM3XwgTO3UDNyQzNykjN3QTM5YzNyITOzQTNwAzMxAzL0c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裡,理想是溫飽;
溫飽的年代裡,理想是文明。
離亂的年代裡,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裡,理想是繁榮。
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
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
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
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理想使你忘記鬢髮早白;
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種獲得,
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
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
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
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
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來,以後要當心!
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
可厭地誇耀著當年的功勳;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生,
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境。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
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表達感情
詩人主要是藉助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闡述道理、讚美理想的。先是用“燈”、“珍珠”、“羅盤”等形象化的比喻把“理想”具體化了,使讀者能準確理解“理想”的內涵。接著寫理想在指引人生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理想能給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她“使你微笑地觀察生活”,“倔強地反抗命運”。理想又能給人以警醒,她“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她有時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也可以“給罪人新生”。理想要靠現實的行動來“抽芽、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要聽從作者的勸告,“請乘理想之馬”,趁著大好春色、頂著當晴的太陽,“揮鞭從此起程”。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後兩個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裡,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聯繫實際,就很好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樹立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這個理想像燈一樣,照亮了夜行的路。這個理想像路一樣,引中國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國,引中國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前兩個比喻,從星星之火,到點燃熄滅的燈,說的是理想傳播的過程,例如李大釗等人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有如一盞明燈了。
整體把握
一、謀篇立意
這首詩反覆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重要性,號召人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堅持不懈地為理想而奮鬥。
二、文章脈絡
全詩共12節,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總說理想的意義_四個“頂針”比喻,形象說明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第二部分(第2—11節)分說理想的意義。分三層:
第1層(第2—第3節):理想的歷史意義——理想有時代性,連續性
第2層(第4—第9節):理想的人格意義——理想之實現具有艱巨性、長期性
第3層(第10—第11節):理想的人生意義。正反對比,突出理想對人生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12節)總結:理想的實踐意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鬥
三、寫作方法
多角度層次分明地讚美理想的意義。本詩從理想的方向意義、歷史意義、人格意義、人生意義等角度,先總分後逐層展開和讚美理想的豐富意義(具體說明見前“思路結構”)
語言形象,用具體的一連串比喻,揭示理想的豐富意義:,如第1節中,用理想像燈一樣,照亮夜行的路;人類理想有如珍珠鏈,形象生動地讚美了人類一代又—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第12節把理想比成桃李的花。比成榆楊的芽,具體形象地說明了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鬥,就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再如第10節中,把“四人幫”比為“妖魔”,理想被他們“玷污”,就是他們糟蹋,使你不能識別真假、善惡、美醜,因而使共產主義理想被歪曲。後來,有些人對共產主義信念不再堅定執著,以致動搖、喪失,這樣理想就好比被“扒竊”。這些語言也很具體形象。
重難點導析
(1)關於形象
理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詩人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選擇具體的形象來比喻抽象的概念,引導讀者認識理想的重要意義,引導讀者通過品味具體的形象來感受理想的魅力。本詩中選擇的形象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反映了詩人獨特的視覺和真切的體驗。挖掘了形象要義,也就找到了解讀這首詩的鑰匙。
(2)關於哲理
課文是一首哲理詩,耐人尋味的也是詩中的哲理情趣。例如,“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意思是說理想使人樂觀。“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意思是說理想使我們充滿鬥志,鼓舞我們頑強不屈地奮鬥。“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這些詩句都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們翻看那些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們的經歷,結合自己的生活觀察和體驗,可以為這種哲理作準確的詮釋。
(3)關於修辭
詩歌中運用以下的修辭方法:
①比喻,頂針和排比。作為唯一的本體“理想”,詩人運用了一連串比喻來展示它的豐富內涵,如由“石”敲出“火”,由“火”點燃“燈”,由“燈”指引“路”,由“路”走到“黎明”,既通俗形象,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整個人類是這樣走過來的,這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為理想而奮鬥,最終獲得成功的形象化的歷程。再如“羅盤”和“船舶”、“還魂的仙草”和“慈愛的母親”等都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理想對人生積極的指導作用;而將它又比作“折磨著你進取的心”的“海天相吻的弧線”,比作“鬧鐘”和“肥皂”,也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理想的特徵。
②對比。如“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以及文末對失去了理想的英雄和失去了理想的庸人作對比,引起讀者的深深思考,進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③連珠兼排比。例如課文的第一節,在字面上前後句相互勾連,結構相同的一組句子,有如一串珍珠,朗讀起來感覺有一種流動的美,也會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韻律和一種磅礴的氣勢,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對理想的讚美之情。
④擬人。如“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生動展現出理想巨大的精神力量;“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告誡我們要珍惜理想。
⑤對偶。如“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等句對仗工整,表達了詩人對為理想而奮鬥著的期待和鼓勵。
作者簡介
![流沙河](/img/4/e7f/nBnauM3XxITOzQTNyATN3gzM0MTM2EzM5IDMwADMwAjMxAzLwU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流沙河(1931— 今)原名余勛坦。著名當代詩人。古四川金堂人(現青白江城廂鎮)。四川大學畢業。建國後,歷任川西《農民報》副刊編輯、四川省文聯創作員、《星星》詩刊編輯、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後在中國作協四川分會專門從事創作。著名詩集有《告別火星》、《流沙河詩集》、《乞丐》等。
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時期開始發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編輯開始寫詩。流沙河一生坎坷,歷經共和國遭遇重大事件,但仍堅持理想,並為之奮鬥.但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8年11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重回文聯工作,終於實現了理想. 195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農村夜曲》。1957年1月參與創辦詩刊《星星》,並發表散文詩《草木篇》,由此為詩界、文學界矚目。但後者不久即遭到公開批判,被認為是“站在已被消滅的階級立場”上,“向人民發出的一紙挑戰書”,由此被打為右派,遣送回原籍勞動。七十年代末回歸文壇,仍然以詩作為主,記敘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體驗,後結集為《流沙河詩集》(1982)、《故園別》(1983)、《遊蹤》(1983)等。
因才識揚名,因清脫為人仰重,因謙虛而備受愛戴,這便是人們心目中的著名詩人流沙河。
流沙河曾在中國詩壇上筆走龍蛇,飲譽海內外。10年前,先生突然“見異思遷”,棄詩而作文,鼓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撥弄出舉世矚目的一個大鏇渦。近年來,突然又波瀾不興,一時間,文化人都在詢問他的“流向”。蜀國的文學圈子壓根兒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黃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讓人心頭擱不下的謙恭,消失了他興之所至談笑驚座的幽默。
先生已逾七旬,身高1.7米,體重卻只有90多斤,怎一個“瘦”字了得,他的樣子,容易使人聯想到經霜後的棗樹,秋塘里的殘荷。光陰似箭催人老,先生已是兩鬢如霜了,但雙眼依然睿智深邃,神態依然恬淡超然。先生言談海闊天空,雅俗共賞,亦莊亦諧。他幽默的質量,可謂絕唱,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引經據典,從早“幽”到晚。
先生是四川金堂人,生於1931年11月11日,幼習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學高中部,1949年入四川大學農業化學系,1952年調四川省文聯,歷任創作員、《四川民眾》和《星星》詩刊編輯。1957年“反右”運動中,因《草木篇》被毛主席親自點名,“假百花齊放之名,行死鼠亂拋之實”。流沙河在全國上下被批倒批臭,後連續接受多種“勞動改造”(白天修路,鋸木頭,傍晚遭批鬥),累計20年。1979年他被調回四川省文聯,從1985年起專職寫作,並先後出版了《鋸齒齧痕錄》、《獨唱》、《台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隨筆》、《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莊子現代版》、《Y先生語錄》等著作。迄今為止,已出版小說、詩歌、詩論、散文、翻譯小說、研究專著等著作22種。
先生原名余勛坦,“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書·禹貢》之東至於海,西至於流沙,因國人名字慣為三字,遂將“河”復補。
先生的400則精美短文集成的《Y先生語錄》堪稱一絕,真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先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活字典,標新立異,出語有典,理據有度。流傳頗廣的《莊子現代版》就是佐證,充分體現出他的學者風範。
先生走路的步態有異於常人,似乎有點腳不著地,給人一種飄逸感,但又不是飄飄欲仙的那種,身子薄菲菲像只風箏。風箏飛在藍天高處,輕輕漫漫,引人仰望。先生一生中只有有限的幾次出川遊歷,最遠的一次是南斯拉夫。雖然足跡未遠,雖然已逾七旬,卻足以擔當起一個“老才子”的名分,寫起文章來縱橫捭闔,才情橫溢,機智幽默,反諷甚至狡黠,都在字裡行間隨處可見。
閒暇時,先生喜歡栽栽樹。他家布滿了各種小樹,卻沒有一盆花。最高大的一株樹是橡樹,他似乎有些為之自豪。那株橡樹站在窗前,為他擋住了城市的塵與城市的雜聲。太陽出來時,他的書桌上便滿是葉影晃動。
先生對家鄉菜餚偏愛有加,對成都一川菜館題壁贊曰:“民以食為天,食以民為銓,百姓所讚揚,物美價且廉。”並對“白肉拌蒜泥,腰花炒豬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為鮮。雞丁說宮保,豆腐說淮南,鍋巴燴肉片,炸響滿堂歡……”大加推崇。有朋自遠方來,如台灣詩人余光中等來訪,便以燒餅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於是主客盡歡,念念不忘。先生還在《Y先生語錄》中說:“春天的苕菜,還有香椿拌嫩胡豆喲,夏天的涼粉,還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喲,秋天的泡海椒,還有乾煸狗爪豆喲,冬天的泡青菜,還有豆豉熬臘肉喲。”引得讀者口水長流,望梅止渴。
先生日常居家愛好靜思,喜歡讀書,此外亦獎掖後進,扶持新人,基本謝絕社交應酬。常以春蠶吐絲之態,為中國文學的寶庫傾吐著字字珠璣。滄桑歲月終未使這條河枯竭乾涸,相反,它正滿載至清至純之水,以自身獨有的流向,靜靜地匯入我們民族文化史的無盡長河。
其它作品
乞丐
門外誰呼喚?
河南父老,逃荒來討飯。
“俺們不是壞人!”
懷中掏出證件。
東家端來剩菜湯,
西家端來陳飯。
兒學英文識beggar,
這回親眼看見。
愧我書生無能,
敢怒不敢言。
呼兒送去冷紅薯,
羞見父老,掩門一聲嘆。
哄小兒
![理想流沙河](/img/8/3fc/nBnauM3XxYjN3ATM2gT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4U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爸爸變了棚中牛,
今日又變家中馬。
笑跪床上四蹄爬,
乖乖兒,快來騎馬馬!
爸爸馱你打游擊,
你說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
門一關,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門外去,
去到門外有人罵。
只怪爸爸連累你,
乖乖兒,快用鞭子打!
我家
![理想流沙河](/img/1/6ea/nBnauM3XzYDOxATO2cT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U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荒園有誰來!
點點斑斑, 小路起青苔。
金風派遣落葉,
飄到窗前,紛紛如催債。
失學的嬌女牧鵝歸,
苦命的乖兒摘野菜。
檐下坐賢妻,
一針針為我補破鞋。
秋花紅艷無心賞,
貧賤夫妻百事哀。
中秋
![理想流沙河](/img/c/6e5/nBnauM3XygDNwMjM2gT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4U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紙窗亮,負兒去工場。
赤腳裸身鋸大木。
音韻鏗鏘,節奏悠揚。
愛他鐵齒有情,
養我一家四口;
恨他鐵齒無情,
啃我壯年時光。
啃完春,啃完夏,
晚歸忽聞桂花香。
屈指今夜中秋節,
叫賢妻快來窗前看月亮。
妻說月色果然好,
明晨又該洗衣裳,
不如早上床!
芳鄰
![理想流沙河](/img/2/890/nBnauM3X4gTM1QjM2gT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4U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鄰居臉上多春色,
夜夜邀我作客。
一肚皮的牢騷,
滿嘴巴的酒氣,
待我極親熱。
最近造反當了官,
臉上忽來秋色。
猛揭我的“放毒”,
狠批我的“復辟”,
交情竟斷絕。
他家小狗太糊塗,
依舊對我搖尾又舔舌。
我說不要這樣做了,
它卻聽不懂,
語言有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