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53~1955年,各村先後修築土堤。堤高約1.5米,堤頂寬2~3米。各村堤段互不相連。1956年,閩侯縣決定全島於冬季潮汛小的兩個月內,突擊修堤,並調其他各鄉民工無償支援。當年築成23條堤段,水閘10座。1958年,再次組織1萬多人,把原有窄小堤段加高培厚,並連線各段海堤。1969年9月16日,海堤遭受數十年未遇的十一號強颱風襲擊,又適逢八月大潮,海堤數處漫頂,決口10多處,經1個月搶險,完成10萬立方米,恢復到災前標準。1976年,海堤又再次加高培厚,僅半個月完成30萬立方米。堤頂高程達7.5~8.0米(羅零)。1992年1月,海堤達標加固工程動工,共完成一、二期工程14.4公里,土石方15.2萬立方米,其中石方7萬立方米,投勞力12.4萬工日,投資263萬元。附屬建築物有水閘22座25孔,.旱閘12座,涵洞12座12孔。歷史起因
琅岐鎮系閩江口大島,全島地勢有如龜背,四周海水鹹苦,不能灌溉或飲用,全島原有農地3.8萬畝(1997年剩餘2.65萬畝),每逢閩江發洪或颱風海潮時,常有近八成島沿平地和上萬多居民受淹。該鎮自唐宋以後農業繁榮,島嶼周邊或浦岸上修築有大小堤壩19處,總長20公里。載入史書有關琅岐築堤情況的記述就有兩則:一是公元829年閩縣李茸築海堤跨閩縣與長樂東界(今琅岐閩江南港入海口附近)以障鹹鹵、墾田甚多,可算是境內最早的圍墾工程。二是民國36年3月28日林森(今閩侯)縣嘉登鄉(今琅岐鎮)圍墾動工。聯合國救濟總署撥工賑糧20餘噸,社會部撥款,築海堤1700米,增加墾地500畝,8月下旬竣工。琅岐舊堤
琅岐舊堤主要分布在雲龍、金砂、鳳窩、衙前、海嶼、吳莊、三平等鄉村。但由於當時施工技術和條件限制,幾乎都是就地取材,並用一些石灰和石頭砌護。這些舊堤雖經歷代修補,但規模仍然很小,堤頂寬度僅1.0~2.5米,且小於1.6米的居多。堤高按地勢不同,約1.2~3.5米,其中2.5米以下的居多。只能防範一般洪水或小潮。此外,在封建時代,由於土地私有制,這些堤壩各自獨立,沒有形成防洪整體工程。都是以“圍”為單位,圍地而築,孤獨地四面築堤,以保護某一“圍”範圍內的村宅田地。大“圍”者二三百畝,小“圍”者二三十畝,參差不齊。加之,該地蟹類繁多,常在堤身掘穴為巢,在急風狂浪之下潰堤於蟹穴的是常事,故而年年要修堤補洞。倘若年久失修或遇大潮又因防洪能力不足,往往招致堤毀田淹。
重修過程
1951年,閩侯二區(琅岐)曾對這些海堤進行檢查,提出維修計畫,報告閩侯縣政府審批。同時,先由各村自修自建小水利工程22處,其中,開挖疏浚河浦11處,開溝修渠6處,挖修水塘5處,初步改善8695畝農田的灌溉條件。次年,琅岐全島分段實施環島新堤修建工作,首建金砂段海堤,北起瓜浦邊南止當里,全長3.5公里,投勞3萬多工日,護田2000餘畝。同年,各村陸續修築各段小堤。1956年,全島2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8000多農戶投工80萬工日,完成土石方120萬立方米,修堤23段,總長41公里,建閘10座10孔。1958年全島組織修堤大戰,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將1956年修的堤加高培厚並連成一體,並增修水閘24座26孔,增建堤長4公里。至此,全島海堤總長達到45公里。1965年把北兜閘改到滬沙口,海堤總長縮短5公里,耕地面積增加500畝。
1975年10月,全島再次全面整修海堤,繼續加高培厚。把堤頂增高到高程羅零7.6~9.2米,寬度從2.6~2.8米加寬到3.1~3.5米,海堤的防浪牆高程也增加到9.2~10米,增強抗潮能力,琅岐鎮把島西部與南部的海堤稱作萬畝片海堤,起自鳳窩上道,沿渡亭墳、沃頭浦、墳尾至南尾水閘轉向東行,經過嶼洋、公婆、海嶼、三保閘,止於東岐金雞山,萬畝片堤長20.5公里,保護農地2.85萬畝。島東北部、東部和雁行洲的海堤稱為千畝片海堤,全長19.5公里,保護耕地0.95萬畝,其中雁行洲內的海堤總長11.8公里,保護農地0.5萬畝,人口1500人,始建於1970年,原堤頂高程7~7.5米,寬1.4~2米,1995年堤頂加寬至3.1米,堤壩增高到7.9米,防浪牆高程8.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