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貸網

概述
現貸網,完全秉承網際網路精神,即:開放、透明、分享、責任。

現貸網logo現貸網logo

模式介紹
定義簡介
現貸網是P2P網貸平台,指有資金並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第三方網路平台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簡單地說,就是有資金並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中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其中,中介機構負責對借款方的經濟效益、經營管理水平、發展前景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並收取賬戶管理費和服務費等收入。這種操作模式依據的是《契約法》,其實就是一種民間借貸方式,只要貸款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就是合法的。
P2P平台英文全稱“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的信貸平台,P2P平台首先在國外悄然興起,美國最大的網路借貸平台是Prosper(譯名為“繁榮網”),而歐洲最大的網路借貸平台是Zopa,這兩大平台都通過其網站可以實現用戶之間的資金借入或借出,在此之前個人借款都是通過銀行來實現的,個人將存款匯集到銀行,由銀行作為媒介發放給貸款人。
P2P平台 的興起使得資金繞開了商業銀行這個媒介體系,實現了“金融脫媒(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投資人可以自行將錢出借給在平台上的其他人,而平台通過制定交易規則來保障交易雙方的利益,同時還會提供一系列服務性質的工作,以幫助借貸雙方更好的完成交易。在P2P平台誕生之前,個人如果想要申請貸款,首先想到的是銀行,需要身體力行地前往銀行設立的網點遞交申請、提供繁複的材料,之後經過冗長的等待,才能獲得想要的資金。P2P網路借貸則大為不同,個人通過登入網站成為註冊用戶後,填寫相關信息,通過相關驗證,便可以發布個人貸款信息。P2P相對傳統銀行貸款業務,特點之一是便捷。此外P2P網路借貸對於個人及中小企業借貸方具有門檻低、審批快、手續簡、額度高等優勢。
同時,現貸網亦是一家P2P網路信貸平台的名稱,由湖南湘貸商務信息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的P2P借貸平台,為借貸雙方提供P2P網路信貸信息服務。
運作模式
現貸網服務平台主要針對的是那些信用良好但缺少資金的大學生、工薪階層和微小企業主等,幫助他們實現培訓、家電購買、裝修和兼職創業等理想。對於這些融資人,無需他們給出貸款抵押物,而是通過了解他們的身份信息、銀行信用報告等,來確定給他們的貸款額度以及貸款利率,然後,平台將這些信息提供給投資人,由他們雙方直接達成借款協定,投資人獲取貸款利息。
發展現狀
國外比較知名的有格萊珉銀行、Prosper、LendingClub、Zopa等。此模式於2006年傳入中國,現正處在蓬勃發展階段。
特點介紹
直接透明
投資人與融資人直接簽署個人間的借貸契約,一對一地互相了解對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投資人及時獲知融資人的還款進度和生活狀況的改善,最真切、直觀地體驗到自己為他人創造的價值。
信用甄別在現貸網模式中,投資人可以對融資人的資信進行評估和選擇,信用級別高的融資人將得到優先滿足,其得到的貸款利率也可能更優惠。
風險分散投資人將資金分散給多個融資人對象,同時提供小額度的貸款,以現貸網為例,投資人出借1000元,最小投標金額1元,出借給1000個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或個人,風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散。
門檻低、渠道成本低
現貸網模式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用的傳播者和使用者,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進行,每個人都能很輕鬆地參與進來,將社會閒散資金更好地進行配置,將中高收入人群的閒余資金合理地引向眾多信用良好且需要幫助的中低收入人群。
意義詳情
現貸網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貸款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模型。它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滿足個人資金需求、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提高社會閒散資金利用率三個方面:
1)在中國,銀行對個人信用貸款的條件要求很高,個人從銀行系統融資面臨很多困難,現貸網模式為需要資金的人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2)現貸網模式主要是以個人信用評價為基礎的貸款,它的發展有助於個人體現自身的信用價值,提高社會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
3)現貸網模式擴寬了個人投資的渠道,加大了資金的流動,提高了社會閒散資金的使用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P2P網貸起源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的普及、技術的進步與貨幣數位化的迅速發展,2005年在英國首次出現個人對個人(P2P)的網路現貸網模式服務平台。這種模式由於使借貸雙方互惠雙贏,加上其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個性化的利率定價機制,推出後得到廣泛的認可和關注,迅速在其他國家複製。
國內小額貸款及P2P借貸的出現和興起,主要是因為國內現有的金融體系對小微客戶的金融排斥。小微客戶由於財務管理不規範和缺乏可用於抵押擔保的資產一般很難從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同時傳統銀行貸款業務在進行客戶導向時,考慮成本及管理因素,銀行對小額貸款業務受理缺乏熱情,中信證券的數據顯示,國內有4200萬家中小企業,其中只有3%的企業主從銀行獲得貸款。[1]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傳統客戶是資質優良的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等,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在現有的銀行服務體系中多數被定位為低端客戶。在金融服務成本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傾向於選擇優質、高端客戶。
2012年4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意見》指出,落實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2]
P2P網路借貸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條件;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技術改造;提升小型微型企業創新能力、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切實拓寬民間投資領域。
發展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經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中國網路借貸平台已經超過2000家,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線上模式,這也是最安全的P2P模式。此類平台僅作為中介,平台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其優勢是突破地域限制,運營成本較低,交易公開、透明。此模式通過網際網路的互動性和普遍性,挖掘用戶需求,借貸雙方通過網際網路平台交易,網貸平台的運營成本相比於線下模式要低得多,借貸雙方是一種直接融資模式。在風險保障機制上一般採取2種方式,即引入平颱風險準備金機制或引入第三方擔保機構。現貸網網站是其中的代表性機構,平台擁有完善的風險準備金機制,並針對特定產品,引入了第三方擔保機構。
二、“P2P平台下的債權契約轉讓模式”的流轉標模式。可以稱之為“多對多”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資都是打散組合的,甚至有由宜信負責人唐寧自己作為最大債權人將資金出借給融資人,然後獲取債權對其分割,通過債權轉讓形式將債權轉移給其他投資人,獲得借貸資金。宜信也因其特殊的借貸模式,制定了“雙向散打”風險控制,通過個人發放貸款的形式,獲得一年期的債權,宜信將這筆債權進行金額及期限的同時拆分,這樣一來,宜信利用資金和期限的交錯配比,不斷吸引資金,一邊發放貸款獲取債權,一邊不斷將金額與期限的錯配,不斷進行拆分轉讓,宜信模式的特點是可複製性強,發展快。其構架體系可以看作是左邊對接資產,右邊對接債權,宜信的平衡係數是對外放貸金額必須大於或等於轉讓債權,如果放貸金額實際小於轉讓債權,等於轉讓不存在的債權,根據《關於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屬於非法集資範疇。
三、大型金融集團推出的網際網路服務平台,平安陸金所是此類模式的代表。與其他平台僅僅幾百萬的註冊資金相比,陸金所4個億的註冊資本顯得尤其亮眼。此類平台有大集團的背景,且是由傳統金融行業向網際網路布局,因此在業務模式上金融色彩更濃,更“科班”,還拿風險控制來說,陸金所的P2P業務依然採用線下的融資人審核,並與平安集團旗下的擔保公司合作進行業務擔保,還從境外挖了專業團隊來做風控。線下審核、全額擔保雖然是最靠譜的手段,但成本並非所有的網貸平台都能負擔,無法作為行業標配進行推廣。值得一提的陸金所採用的是“1對1”模式,1筆借款只有1個投資人,需要投資人自行在網上操作投資,而且投資期限為1-3年,所以在剛推出時天天被抱怨買不到,而且流動性不高。但由於1對1模式債權清晰,因此陸金所在2012年底推出了債權轉讓服務,緩解了供應不足和流動性差的問題。
四、以交易參數為基礎,結合O2O(Onlineto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的綜合交易模式。例如阿里小額貸款為電商加入授信審核體系,對貸款信息進行整合處理。這種小貸模式創建的P2P小額貸款業務憑藉其客戶資源、電商交易數據及產品結構占得優勢,其線下成立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對其平台客戶進行服務。線下商務的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在了一起,讓網際網路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監管與引導
由於中國網路借貸模式多樣,沒有明確的監管,平台資質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危機事件。2011年7月,積累了10萬註冊用戶、自稱“中國最嚴謹網路借貸平台”的哈哈貸網站宣布因為資金短缺將關閉,類似事件持續不斷。
如何規避P2P網路借貸的風險,監管與引導尤為重要。網路借貸模式的作用是建立公開透明的平台,對借貸雙方提供信用諮詢與管理服務,撮合投資人與融資人直接產生借貸關係。依據我國《契約法》、《民法通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檔案等規定,P2P民間借貸行為中投資人所擁有的債權檔案、收回出藉資金和利息的權益受法律保護。2009年國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信貸十條”和由銀監會頒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旨在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拓寬融資渠道,著力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針對監管體系不完善,及不斷擴大的網貸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網貸平台試圖通過“自律”推動“他律”。中國小額信貸聯盟也在其機制內部下設P2P小額信貸信息諮詢服務行業委員會,現貸網、信而富、宜信當選為理事會員,該委員會要求所有P2P會員機構簽署行業自律公約並制定行業標準,內容涉及信息披露、支付結算、徵信系統建設等風險防範的相關領域。廣東省已經完成了兩次行業內的調研,央行、上海市政府也都進行過相關調研。
2012年12月陸金所牽頭成立了網貸聯盟,並推出了網貸黑名單,欲將網貸“黑名單”與央行徵信系統對接,促進建立完整的網路信貸服務體系。
以法律法規去界定網路借貸模式的規範化程度,明確網路借貸是未來金融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網路借貸的資金管理、服務範圍、經營模式等予以規定,嚴格限制和取締非法的民間中介組織和活動,明確監管方、借貸平台,放貸人和融資人各自的義務。由工商、政法、稅務及金融部門聯合建立企業、個人信用資料庫,建立完善的網路借貸統計監測數據,應該建立和完善失信懲戒機制,通過司法及輿論導向加大對逃債及違約的懲戒力度,加大企業及失信人的失信社會成本。
開放分類:
P2P網貸,現貸,網際網路金融,融資,中小微企業
• 1.彭博社:中國影子貸款難以被壓制.騰訊財經.2013-03-27[引用日期2013-04-26].
• 2.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央政府入口網站.2013-3-26[引用日期2013-0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