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子口村

基本概況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姜姓從寧海州(今乳山市)萬戶村遷移於此,建村于山口。每當汛期,昌水河水流湍急,洪峰聚于山口,形勢險峻,故命村名“險子口”。後演變為現子口村。
現子口村地處海陽市西北部山區,發城鎮東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59′。東與台城村隔煙鳳路相望,南與倪格莊山泊相連,北與戰場泊村為鄰,西與多英村相望。原屬戰場泊鄉,1995年11月撤戰場泊鄉後,隸屬發城鎮。西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32公里。

大事記

1941年3月本村解放。
1950年秋成立第一個合作社(村社)。
1978年投資數十萬元,建起大口井,並進行揚水站管道鋪設、疏河等多項水利工程,灌溉面積擴大到70%,是解放初期的十幾倍。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本村由發城公社劃歸戰場泊鄉。
1995年11月撤銷戰場泊鄉,本村重新劃歸發城鎮。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畝產180公斤左右,總產6.3萬公斤左右。1978年,糧食畝產308公斤,總產13.7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428公斤,總產達21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67公斤,總產達到20.42萬公斤。 1978年以來,調整產業結構,由單一的糧食生產,轉向糧、油、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全面發展,著重發展新、特、優品種,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10公頃、紅提葡萄1.5公頃,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挖溝開穴,栽植板栗2.5公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100萬元,其中農業70萬元,畜牧養殖業3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初期,本村僅有粉坊、油坊及網扣加工、條編等。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了染線、塗料加工、網花編織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71人,收入125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起商店及電氣焊、修理、運輸等行業。2002年,第三產業收入4萬元,其中運輸業3萬元,商飲業1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2年,成立村辦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3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衣不遮體,食不飽腹,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口糧221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450公斤,全村總收入達25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2000餘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10多輛、機車60多輛、電話90多部、彩電120多台、電冰櫃43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本村54戶人家,有房屋162間,多數為草房、危房,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2002年,發展到158戶、房屋680多間,並對60%的危房、草房進行了改造翻新,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8平方米,是解放前的3倍。 社會福利1964年,建磨坊1處,免費為民眾加工糧食。1973年,村集體投資,購買了發電機,村民用上照明電,電費全免。1977年併入電網。1978年,投資數千元,購買日本“松下”彩電1台,豐富了民眾業餘文化生活。1992年,籌集資金十幾萬元,安裝了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1年3月,鄒學增發展於恆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成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成立了民兵小組、游擊小組,配合部隊作戰。在攻打萬第趙保原的戰鬥中,組織起擔架隊、支前運輸隊,為解放萬第做出了貢獻。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8名。2002年,有黨員26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於忠雲、於文湖、於同雲、姜丕增、姜雲光、姜錫坤、姜錫高、於升臣。村黨支部曾多次被評為海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主、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丕忠、姜玉寬、姜丕增、於同雲、於文奎、姜錫坤、姜錫玉、姜忠恕、楊志成、姜國、於東來、於升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