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姜姓從寧海州(今乳山市)萬戶村遷移於此,建村于山口。每當汛期,昌水河水流湍急,洪峰聚于山口,形勢險峻,故命村名“險子口”。後演變為現子口村。現子口村地處海陽市西北部山區,發城鎮東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59′。東與台城村隔煙鳳路相望,南與倪格莊山泊相連,北與戰場泊村為鄰,西與多英村相望。原屬戰場泊鄉,1995年11月撤戰場泊鄉後,隸屬發城鎮。西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32公里。
大事記
1941年3月本村解放。1950年秋成立第一個合作社(村社)。
1978年投資數十萬元,建起大口井,並進行揚水站管道鋪設、疏河等多項水利工程,灌溉面積擴大到70%,是解放初期的十幾倍。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本村由發城公社劃歸戰場泊鄉。
1995年11月撤銷戰場泊鄉,本村重新劃歸發城鎮。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畝產180公斤左右,總產6.3萬公斤左右。1978年,糧食畝產308公斤,總產13.7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428公斤,總產達21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67公斤,總產達到20.42萬公斤。 1978年以來,調整產業結構,由單一的糧食生產,轉向糧、油、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全面發展,著重發展新、特、優品種,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10公頃、紅提葡萄1.5公頃,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挖溝開穴,栽植板栗2.5公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100萬元,其中農業70萬元,畜牧養殖業30萬元。第二產業建國初期,本村僅有粉坊、油坊及網扣加工、條編等。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了染線、塗料加工、網花編織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71人,收入125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起商店及電氣焊、修理、運輸等行業。2002年,第三產業收入4萬元,其中運輸業3萬元,商飲業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