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骨科基礎與臨床

現代骨科基礎與臨床

《現代骨科基礎與臨床》是2006年10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蘊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骨科學基礎理論緊密結合臨床實踐為指導思想而編寫的專業性學術著作,以骨科基礎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為特色,較詳細地闡述了近年來骨科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新理論及新方法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國骨科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臨床論著的空白。

本書是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為一體的專業著作,由顧玉東、盧世璧、戴魁戎三位院士等30餘位國內著名的資深專家和優秀的中青年學者共同編寫。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篇,共24章,約120萬字。上篇為骨科總論,計9章,包括骨、軟骨等的結構、代謝、功能、生物力學和骨折癒合過程的研究,以及骨、軟骨移植、組織工程學、骨庫及生物材料等內容。中篇為臨床骨科疾病及相關研究進展,計11章,包括骨折治療的進展、脊柱疾患、骨質疏鬆症、骨壞死、骨關節炎、骨與關節先天性畸形、骨腫瘤、脊髓和周圍神經損傷、骨骼遺傳性疾病及人工關節等。下篇為臨床與基礎研究方法、技術,計4章,包括骨科臨床研究方法學、骨系細胞培養、骨骼系統病理學檢測方法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骨科的套用等。

本書適用於從事骨科臨床實踐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對從事相關基礎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也是一本具有重要價值的必備參考書。

作者簡介

胡蘊玉,江蘇常州人,195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第四軍醫大學全軍骨科研究所所長。

胡蘊玉教授在骨關節損傷、骨移植和周圍神經損傷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異種骨移植的研究成果,破解了世界骨科界的百年難題。“重組合異種骨”既具有高效成骨活性,又不引起排斥反應,使動物骨能成功套用於臨床。為進一步解決平、戰時創傷造成的大段骨缺損難題,與清華大學醫工結合,套用組織工程和快速成型技術成功研製了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率先在國內建立了集生產、科研和教學為一體的綜合骨庫。

她先後主持參加包括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軍隊重大課題在內的17項課題,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4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13項、全軍“九五”、“十五”重大成果獎各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0餘篇,主編和參編專著22部。是《中華骨科雜誌》、《中華外科雜誌》等10餘種專業雜誌的副主編、常委或編委。她曾應邀赴法國、美國、日本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做專題演講和交流。2002年作為全球“骨與關節十年”中國區負責人,代表中國並被推舉代表亞洲在五大洲“骨與關節十年2000——2010”全球宣言上籤字。

多年來她共培養研究生101名,其中博士生62名,碩士生39名,另有博士後6名。

1991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巾幗發明獎”,1992年被總後評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2002年被全國婦聯、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發明家協會聯合授予“優秀巾幗發明者”稱號。她4次榮立三等功,2003年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通令授予她個人二等功。2004年被授予全軍院校“育才金獎”。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骨關節的發生髮育和形成

第二章 骨的正常結構、代謝及其調節

第三章 滑膜關節的結構組成和功能

第四章 骨骼系統的生物力學

第五章 骨癒合

第六章 骨移植

第七章 骨科生物醫用材料

第八章 組織工程學

第九章 骨庫

中篇 骨科疾病及相關研究進展

第十章 骨折治療的進展

第十一章 骨髓神經損傷

第十二章 周圍神經損傷

第十三章 骨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

第十四章骨質疏鬆性骨折

第十五章 骨壞死

第十六章 骨與關節先天性畸形

第十七章 骨骼遺傳性疾病

第十八章 脊柱疾患

第十九章 原發性惡性骨與軟組織腫瘤的治療進展

第二十章 人工關節

下篇 臨床與基礎研究方法、技術

第二十一章 臨床研究方法學

第二十二章 骨系細胞的培養

第二十三章 骨骼系統的病理學檢測方法

第二十四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骨科的套用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