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本社會與社會思潮

現代日本社會與社會思潮

現代日本社會與社會思潮對現代日本社會及思潮的演變過程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梳理分析,探尋日本的社會變化及政治走向與社會思潮之間的關係。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遵循論從史出的原則,主要運用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相結合的方法,以靜態的日本民族性格及其社會思想傳統與動態的當代日本社會思潮的流變分析為理論依託,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現代史不同階段中的社會狀況,以及以“主義”為表現形態的社會思潮作為主要的學術線索。

作者簡介

紀廷許,1954年生於北京。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分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旅遊學院日語旅遊文化系主任、中日旅遊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及領域是日本歷史文化,日本近現代社會及社會思想史、中日歷史文化比較等。1986-2002年,曾先後共十年在日本成城大學、東京大學、東京都立大學、慶應大學留學,並從事客座研究和客座教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與教學內容為中日歷史文化比較、當代日本社會及社會思想史、日本近現代史、中日關係史等,開設的專題講座亦主要涉及上述課題領域。主要著述(含專著及合著)有:《日本概覽》、《日本企業文化》、《現代日本社會思潮》、《東亞的經濟與政治一體化》、《日本十首相傳》等。在國內外發表的學術論文逾30篇。近年來在中文核心期刊如《日本學刊》、《世界知識》、《北京檔案》及北京大學校刊《日本學》上發表論文十餘篇。近期的研究課題和關注點是日本的旅遊文化與社會現象的相關性問題。

目錄

前言
構築21世紀的中日經濟關係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
戰後日本的中國認識基軸的轉移 ——及其與日本社會變遷的回響
關於日本的民族主義
熱戰 冷戰 溫戰 ——國際大背景下的日本政治走向與中日關係
日本政壇新保守主義思潮的抬頭和中日關係
日本社會階層、社會思潮及政壇變化與中日關係
後冷戰時期日本社會思潮的變遷和日中關係的走向
論丸山真男之“市民社會”
丸山真男,傳統演化與文化的現代化
戰後日本的近代人間類型論 ——以大冢久雄的《近代化的人間基礎》為中心
後冷戰的中日關係與日本輿論動向
中日兩國傳媒報導的結構與相互形象的形成
“從軍慰安婦”戰後賠償問題和人權
日本政府“慰安婦”問題態度評析
戰後日本對亞洲主義的認識 ——以竹內好和林房雄的言論為中心
論戰後日本的和平主義思潮
世紀之交的日本社會思潮與中日關係展望
“日本文明”的宿命與戰後中日關係 ——以福澤·梅棹文明論為中心
日本的儒釋道三教和合與共生意識
戰後日本儒學管窺:以小島祐馬為例
從日本的社會教育看歷史認識問題的癥結
從歷史教科書看日本社會思潮的變化 ——兼論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戰後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與中日關係
日本教育改革理念淺探
戰後日本經濟的高度成長與社會思潮 ——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把握主流 開拓前行 ——“戰後日本的主要社會思潮與中日關係”國際學術 研討會綜述 
第一章現代日本社會與社會思潮導論
第二章近現代日本的民族性與社會思潮
第一節日本近現代兩次社會變革的特徵
第二節日本民族性的近代特徵
第三節日本民族性的現代特徵
第四節當代日本民族性與社會思潮的內在聯繫
第三章20世紀50-60年代的和平民主主義思潮
第一節戰後日本的社會狀況與和平民主主義的誕生
第二節和平民主主義思潮的形成及其特點
第三節和平民主主義思潮的演變與總結
第四章20世紀70年代的現實主義
第一節現實主義的社會土壤與思想背景
第二節現實主義的內容特點及其思想影響
第五章20世紀80年代的新保守主義與大國主義
第一節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社會狀況
第二節新保守主義與大國主義的產生
第三節新保守主義與大國主義的發展軌跡
第四節新保守主義與大國主義的特點及其影響
第六章20世紀90年代的民族主義與相對化意識
第一節20世紀90年代日本社會狀況的特點與思潮的流向
第二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社會思潮的蛻變及其特點
第三節新民族主義
第四節積極的民族主義
第五節相對化意識
終章結論
現代日本社會、社會運動及社會思潮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