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商學概論

現代商學概論

商業的發展 商業的作用 商業經營形式

圖書信息

作 者: 黃國雄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5639 出版時間:2008-08-01 版 次:1 頁 數:34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教材教輔 > 大學教材

內容簡介

《現代商學概論》以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商業是媒介交換的產業為出發點,涉及商業運行的基本元素:商人、商品、商業資本,商業的主體、客體運行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大量社會商業現象和內在規律,包括商業競爭、商業機會、商業風險、商業道德等,全面闡述了商業運行的基本原理,不僅可作為商業經濟(貿易經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以作為非財經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以及商業企業界人士的閱讀用書。

作者簡介

黃國雄,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專業,1961年至1980年長期從事商業管理工作,1980年起從事商業經濟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任此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市場調查所所長。黃國雄教授長期從事商業經濟理論科研與教學工作,是中國商業經濟領域的權威學者、中國著名流通專家、商務部特聘專家,併兼任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商業網點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以及北京市商務局、中國市場學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顧問。著有《商務現代化》、《現代商學通論》、《現代零售學》、《流通新論》、《零售十論》等著作。2005年被評為推動商業進程的商界精英,2006年被評為中國連鎖十年發展新聞人物、20年特許連鎖發展推動人物、2006年商業地產特別貢獻人物、2006年中國零售年度人物。其理論和觀點得到業界人士普遍認可。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 商品、商人與商業
第一節 商品
第二節 商人與商業
第三節 商業的發展
第四節 現代商業概述
第二章 商業職能
第一節 商業職能概述
第二節 商業的作用
第三節 商業行為
第四節 組織商品流通
第五節 商業服務
第三章 商業活動中的經濟關係
第一節 商業與生產的關係
第二節 商業與消費的關係
第三節 商業與分配的關係
第四節 商業與金融的關係
第五節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關係
第四章 商業組織與運行要素
第一節 商業組織是商業的主體
第二節 商業組織形態
第三節 連鎖公司集團
第四節 組織運行要素
第五章 商業活動的運行環境
第一節 市場是商業存在的基礎
第二節 商品供求
第三節 商業政策
第六章 商業結構
第一節 商業結構的科學性
第二節 商業所有制結構
第三節 商業行業結構
第四節 商業網點空間結構
第七章 商業規模
第一節 商業規模是流通力的表現
第二節 商業規模的制約因素
第三節 商業企業規模
第四節 城市商業中心規模
第八章 商業經營形式
第一節 商業經營形式概述
第二節 零售商業經營
第三節 批發經營
第四節 商業代理經營
第五節 連鎖經營形式
第九章 商業交易方式
第一節 交易方式選擇
第二節 直銷、代銷與經銷
第三節 租賃、信託、拍賣、展銷會
第四節 現貨交易、遠期契約交易和期貨交易
第十章 商業競爭
第一節 商業競爭的客觀性
第二節 商業競爭的內容
第三節 商業競爭戰略
第四節 商業競爭的規範和制衡
第十一章 商業和諧
第一節 和諧與商業和諧的含義
第二節 商業和諧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商業和諧的運行機理
第四節 商業和諧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五節 構建和諧商業的措施
第十二章 商業資本經營
第一節 資本與資本經營
第二節 商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經營
第三節 我國國有商業資本的戰略調整與商業資本經營
第十三章 商業信譽
第一節 商業信譽概述
第二節 商業信譽的功能效應
第三節 商業信譽的評估與測度
第四節 商業信譽的培育、維護和提高
第十四章 商業機會
第一節 商業機會
第二節 商業機會的來源和識別
第三節 商業機會的評估、分析和選擇
第四節 商業機會的利用——商業投機
第五節 商品期貨投機
第十五章 商業風險
第一節 商業風險及其類型
第二節 商業風險管理概述
第三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
第十六章 流通秩序與商業道德
第一節 流通秩序
第二節 商業價值觀念
第三節 商業道德
參考書目
·收起全部<<

前言

在黨的十七大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做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報告。報告為中國的發展描繪了燦爛光輝的前景;提出了劃時代的歷史任務;明確指出構建小康社會,發展生態文明,營造宜居環境的戰鬥任務,也為廣大商務工作者提出了更加艱巨、更加務實和更加光榮的任務。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要通過交換實現生產目的,通過交換滿足人民的生活要求。和諧社會要以和諧的商業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和諧的消費環境,沒有安全有序的商品交換,沒有文明經商,那么小康社會、宜居環境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構建和諧社會,要有一個和諧的經濟運行環境。商業作為專門從事媒介商品交換的產業,是生產與消費的中介,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運行的樞紐。如何營造暢通、有序、協調、互促的和諧市場,為生產、生活以及國民經濟服務,就成為商務部門應有的職責。
第二,構建和諧社會,要有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現代商業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僅為人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而且營造了一個和諧舒適的消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促進了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換。沒有和諧的消費環境,就沒有宜居的環境,小康社會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可以說,商業特別是零售業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第三,構建和諧社會,要有一個文明的商業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之間的關係大量、頻繁地表現為商品交換關係,天天要與商品打交道,“人為本、和為上”,文明經商,貨真價實,真誠待客,市場有序無一不是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第四,構建和諧社會,要有一個系統的、完善的現代商業服務體系。現代商業服務體系包括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消費,從商品到服務,從生活服務到促進人們全面素質的提高。開拓新的消費領域,擴大服務市場,滿足人們多層次、多形式、多方位的消費需要,不僅可以達到擴大內需的目的,而且有利於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