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經營原理

現代企業經營原理

第一節企業經營的含義 第二節企業監督的種類 第二節企業改善的組織

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序:
圖書目錄:
作者介紹:
作者:肖剛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9787501756056【十位:7501756058】
頁數:520頁 重約:0.59KG
定價:¥30.00
內容提要:
《現代企業經營原理》可替代經濟類《管理學》、《管理原理》、《管理學基礎》,本書在企業經營理論的基礎上,對經濟類的管理原理及管理學進行了新的探討,突破了人們長期管理形成的“企業管理”涵義,將企業管理進行了縱向的延伸,並刷新了傳統的“企業經營”的涵義,將企業管理僅視為企業經營的一個環節或職能,認為:任何企業經營過程都由企業決策、企業管理、企業監督、企業改善四個環節或職能構成,從而創立了企業經營原理及企業經營學,使人們的認識從“企業管理階段”飛躍到“企業經營階段”,並將有利於企業的經營活動從“企業管理時代”進入到“企業經營時代”。
本書共分企業科學管理運動概述、現代企業經營理論基礎、企業決策、企業管理、企業監督、企業改善等六篇十八章。
本書是一部為大專院校管理類、經濟類專業師生所編寫的教材;同時也非常適合於工商管理碩士(MBA)、各類企業的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經理、廠長及其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序:

——從企業管理學到企業經營學
企業是一個歷史概念,它不是從來就有的。在封建社會及以前的社會,人類社會沒有企業這個名稱。只是當人類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時,企業這個名稱才應運而生。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將個人投資或幾個人共同投資興辦的經濟組織稱為企業。從企業的英文“Enterprise”的原意來看,它代表一種進取和冒險的意識或思想。因此,企業是有明確的個人來承擔虧損責任、並獲得利益的經濟組織。也就是說,企業是一種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經濟組織。而要做到產權清晰、權責分明,就必須使企業經營權完整。只有企業經營權完整,才能使企業責、權、利相統一。因此,企業是經營權完整的經濟組織。但是,家庭或作坊不是企業,只有當社會中出現由個人興辦的手工業工場時,企業才正式產生了。而工場、家庭作坊都是以手工業為基礎的,他們的區別是:工場是以勞動分工為基礎的,而在家庭作坊中卻沒有勞動分工。因此,工場是以勞動分工為基礎的經營權完整的經濟組織。但是,工場只是企業的最初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經過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工業革命,以手工業為主的生產逐漸轉化為以機器為主的生產,企業的形式就從工場轉化為工廠。工廠和工場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建立在“賣方市場”的基礎上,即產品供不應求的市場基礎上。但是隨著企業這種經濟組織的普遍化,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擴張,從而使得社會產品大大豐富,產品供過於求,“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這就要求企業不但要注重生產,而且更要注重銷售乃至行銷,這就為供、產、銷一體化的企業形式——公司的產生提出了客觀要求。目前,公司已成為現代社會最普遍、最發達、最完整的一種企業形式。
管理學首先發源於企業經營的實踐中。1911年1月泰羅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第一次用科學方法和科學語言闡述了企業中生產活動中的計畫職能和控制職能原理,標誌著企業管理學乃至管理學的正式誕生。隨後,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經其追隨者、合作者亨利·甘特、費蘭克、吉爾布雷斯、福特及後來者亨利·法約爾的補充、完善,形成了完善的管理職能(即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職能)原理,並將其擴張到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生產活動、供銷活動、財務活動、人事活動等)中,從而形成了較全面的、較完善的企業管理學體系。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管理職能原理及企業管理學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首先是企業決策和企業管理的關係無法得到澄清;其次是企業決策和企業計畫的關係也很難處理;再次,企業監督職能和企業管理職能的關係到底如何;最後,企業改善職能的作用和地位怎樣。所有這些問題,如果只停留在企業管理職能原理及企業管理學的階段,都不可能找到其答案。正因為以上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才導致人們對企業管理乃至管理的概念、對企業管理學乃至管理學的概念及其研究對象一直不十分清楚,從而使企業管理學乃至管理學的理論體系呈現散亂、不一致的特性。因此,必須將管理職能原理擴張為經營職能原理直至經營原理,將企業管理職能原理擴張為企業經營職能原理直至企業經營原理,將管理學發展為經營學,將企業管理學發展為企業經營學,這些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作者直接或間接地參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雖然書後列舉了一些,但難免疏漏,在此一併致謝!同時,由於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肯定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偏差與缺點,敬請各位專家學者及讀者批評指正。
肖 剛
二OO二年二月十八日於北京
圖書目錄:
第一篇企業科學管理運動概述
第一章企業科學管理原理的建立和完善
第一節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
第二節泰羅的合作者和追隨者對科學管理原理的完善
第二章行為科學在企業科學管理中的運用
第一節行為科學的早期理論——人群關係學
第二節行為科學的主要理論
第三章管理科學在企業科學管理中的套用
第一節管理科學的特點
第二節管理科學套用
第三節管理科學的當今發展
第四章對企業科學管理運動的評價
第一節企業科學管理運動對人類進步的貢獻
第二節企業科學管理運動的缺陷
第二篇現代企業經營理論基礎
第五章企業經營的含義與企業經營權
第一節企業經營的含義
第二節企業經營權
第六章企業經營職能和企業經營活動
第一節企業經營職能
第二節企業經營活動
第三節企業經營職能和企業經營活動的關係
第七章企業和企業經營體系
第一節企業和現代企業的含義
第二節現代企業經營體系
第三篇企 業 決 策
第八章現代企業決策概述
第一節現代企業決策的含義
第二節企業決策的基礎工作
第三節企業決策的類型
目錄第九章現代企業決策的程式
第一節現代企業初始決策的程式
第二節現代企業追蹤(改善)決策的程式
第十章現代企業決策方式和決策方法
第一節現代企業決策方式——民主決策方式
第二節現代企業決策方法
第四篇企 業 管 理
第十一章企業計畫職能
第一節企業計畫的含義及其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企業計畫的種類
第三節企業計畫的內容
第四節企業計畫編制的基本要求
第五節企業計畫編制的程式
第十二章企業組織職能
第一節企業組織的含義
第二節企業組織設計
第三節企業人員配備
第十三章企業領導(指揮與協調)職能
第一節企業領導的含義
第二節領導理論
第三節企業領導過程
第四節企業領導方式
第十四章企業控制職能
第一節企業控制概述
第二節企業有效控制的要求
第三節企業控制過程
第五篇企 業 監 督
第十五章企業監督概述
第一節企業監督的含義及其意義
第二節企業監督的種類
第三節企業監督過
第四節企業監督體系
第十六章企業監督過程中的評價、獎懲及報酬計畫
第一節企業監督過程中的評價
第二節企業監督過程中的獎懲及其報酬計畫
第六篇企 業 改 善
第十七章企業改善概述
第一節改善的基本原理——單元分析
第二節企業改善的組織
第三節企業改善的動力和結晶——IE改善提案制度
第十八章企業改善的內容
第一節產品成本改善
第二節產品質量改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肖剛,1991年7月獲湖南大學管理學碩士,先後在政府及企業工作,曾擔任過中美房地產公司、深圳一家中外合資股份公司的總經理。2000年出版《科學經營原理》。《科學經營原理》第一次將決策和管理的關係、決策與計畫的關係進行了澄清,提出了監督職能和改進職能兩大經營職能,並提出了職能科學的概念,認為:職能科學是研究如何做事和如何把事做好的科學,是研究人類各項活動特別是經營活動如何取得成功及如何有效地完成各項活動特別是經營活動的科學,是世界上提出和研究改進職能和經營職能的第一人。曾先後出版過《現代企業經營決策學》、《現代企業經營原理》、《現代企業戰略經營學》、《工作改進日誌》、《學習改進日誌》、《生活改進日誌》等著作。2008年,成為“經營與改進高級研修班課程”和“工作改進特訓班” 課程主講老師,受到了政府、企業及社會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