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玻璃體視網膜界面異常
疾病概述
玻璃體視網膜界面異常,主要包括三種病變,即
(1)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徵
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徵由於在黃斑部的玻璃體後皮質分離不完全,存在異常粘連和牽拉所致,黃斑部也可有淺的脫離,可為雙側。有視物變形、視力下降,可行玻璃體切除術。
(2)特發性視網膜前膜
(3)特發性黃斑裂孔。
黃斑裂孔是常見眼底病,其黃斑裂孔的症狀是多發於老年人、眼外傷、高度近視等人群的,會給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的。
疾病分類
眼科
症狀體徵
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徵由於在黃斑部的玻璃體後皮質分離不完全,存在異常粘連和牽拉所致,黃斑部也可有淺的脫離,可為雙側。有視物變形、視力下降,可行玻璃體切除術。
1、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徵:由於在黃斑部的玻璃體後皮質分離不完全,存在異常粘連和牽拉所致,黃斑部也可淺脫離。可為雙側。有視物變形、視力下降。
2、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在老年人相對健康的眼,無其它病因發生的黃斑裂孔,稱為特發性黃斑裂孔。常發生於60~80歲。因玻璃體後皮質收縮、對黃斑的切線或前後牽拉而形成。
按gass分期法:
1期,為形成前期,發生中心凹脫離,視力輕度下降,檢眼鏡檢查,中心凹呈黃色點或有小的黃色環,約一半病例會自發緩解;
2期,黃斑裂孔形成,有中心凹或其周圍的全層裂孔,通常<400μm,視力明顯下降;
3期,裂孔變大,>400μm,玻璃體後皮質仍與黃斑粘連。在2期或3期,玻璃體皮質會形成裂孔前方的蓋膜;
4期,玻璃體後皮質完全脫離,伴較大的全層黃斑裂孔。
雙側發生率在25%~30%。一眼已發生裂孔,另眼無玻璃體後脫離時,發病危險性較大。對2~3期裂孔可行玻璃體手術治療。
3、特發性黃斑裂孔:發生在無任何眼病的老年人,稱特發性黃斑ERM。常見於50歲以上,男女都可發病,20%為雙側,大多存在後玻璃體的分離,但可能留下少量後皮質與黃斑粘連,引起內界膜裂開,膠質細胞由裂口從視網膜長出,沿視網膜表面或殘留的玻璃體後皮質增生。ERM收縮使視網膜內表面皺褶,出現放射狀條紋,小血管被牽拉而伸直、扭曲和變形,嚴重時可致黃斑水腫或淺脫離。多數前膜很薄且透明,曾稱為“玻璃紙”膜,在檢眼鏡下看不到明顯的膜,僅可見視網膜反光異常,有不規則的或放射狀皺紋及小血管改變。在螢光血管造影時,這種改變較為明顯。可引起視物變形,視力有不同程度影響。但75%可保持0.5以上;71%視力不變。如果視力低於0.3以下。
預防黃斑裂孔的方法
1、平時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用眼睛,避免形成近視。切忌"目不轉睛",自行注意頻密並完整的眨眼動作,經常眨眼可減少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避免淚液蒸發。
2、不吹太久的空調,避免座位上有氣流吹過,並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邊的濕度。
3、多吃各種水果,特別是柑桔類水果,還應多吃綠色蔬菜、糧食、魚和雞蛋。多喝水對減輕眼睛乾燥也有幫助。
4、40歲以上的人,最好採用雙焦點鏡片,或者在打字的時候,配戴度數較低的眼鏡。
5、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鐘。休息時可以看遠處或做眼保健操。
6、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螢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鬆,並使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
7、調整螢光屏距離位置。建議距離為50-70厘米,而螢光屏應略低於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視角。因為角度及距離能降低對屈光的需求,減少眼球疲勞的幾率。
8、如果出現眼睛發紅,有灼傷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休息後仍無明顯好轉,那就需要上醫院了。
9、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充足,不熬夜。
10、如果你本來淚水分泌較少,眼睛容易乾澀,在電腦前就不適合使用隱形眼鏡,要戴框架眼鏡。在電腦前佩戴隱形眼鏡的人,也最好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種。
11、平時注意不要強光直射眼睛。另外防止眼外傷。
診斷檢查
根據臨床即可診斷。
治療方案
有視物變形、視力下降。可行玻璃體切除術。
1.玻璃體切割術在局麻下進行,其創傷小,安全性高,手術適應症範圍廣;
2.玻切手術可以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症狀,避免了更多由該病導致的失明或眼球萎縮的發生;
3.通過切除混濁或機化玻璃體、膿液和積血,既可清除細菌毒素,又能恢復屈光間質透明性;
4.直視下準確取出異物,避免盲目性,將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低到最低點;
5.能提高玻璃體腔內異物取出率,可同時取出多個、多種異物,尤其是非磁性異物、包裹異物、視網膜嵌頓異物等;
6.能直接準確獲取玻璃體病灶標本,提高病原學檢查陽性率;
7.可同時行外傷性白內障、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裂孔、填充矽油等手術,這樣減少了手術次數,避免多次手術對患眼眼內結構損傷,降低了患者住院費用,最大限度恢復患眼視功能。
預防
平時要注意用眼衛生,發現眼睛異常,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只要及時治療,均有良好預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