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鳳書 教授 女 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肝病臨床研究治療近30餘年,獨創的“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引領國際前沿,在5月19世界肝炎日國家肝病防治協會的新技術評選委員會中獲得了治療肝病科技獎。
王鳳書個人經歷
國內知名肝病專家
治療肝硬化第一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獲得第三屆人文醫學榮譽獎
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創始人
治療肝硬化非移植時代的開創者
河北省中藥協會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1933年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國內外權威醫學刊上發表建設性醫學論文百餘篇
經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10餘項
獨創的“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在治療肝硬化及其症狀肝纖維化、肝腹水、肝癌等方面獨領風騷
目前醫學界中對於肝臟的治療主要還停留在移植階段:肝移植、肝細胞移植;這種移植階段的肝臟治療匹配肝源尋找艱難、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治療效果不佳排斥反應強烈。而有三十多年治療肝硬化經驗的王鳳書教授終於打破了現代醫學的局限,首創出“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治癒好數名肝硬化患者.
.王鳳書的職業生涯描述
貧苦年代、坎坷人生
王鳳書教授出生在四十年代這個已經平息動盪的時期,新中國的成立每個人好像都被注入新鮮血液,像陀螺一樣拚命的學習擺脫貧苦的年代。王鳳書教授也是如此出生在這個貧苦的年代,對待任何的新鮮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從小勤奮酷愛學習,成績總是以第一名獨領風騷,本以為可以平步青雲,可是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出現等,她同樣有過過上山下鄉最後知青返鄉的重大磨練。本以為自己終身要紮根農村,終於得了訊息知青返鄉可以參加國家剛恢復的高考制度。經過半年的拚命苦學終於考試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北京醫科大學。
決定從醫背後的最大動力
當1976年7月28日人們正在酣睡時,唐山7.8級強烈地震突然襲擊,大地怒吼,頃刻間唐山市化為一片瓦礫,就像被一顆威力強大的核子彈命中一樣,瞬間一片廢墟,廢墟之下的人們慘不忍睹,橫屍遍野,呼喊聲、急救聲讓人心如刀絞。就在這個震驚了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中,王鳳書教授僥倖躲過一劫。
看著那些被埋在廢墟之下的人們,看著那些滿身血漿的親人,慘絕人寰的呼喊聲沒有停息過,生命瞬間就此停息,王教授只能不停息的拚命的搬除廢墟,儘自己全力去從廢墟中解救能夠生還的人。從廢墟中把他們帶了出來,可是很多人已經被牆板或其他重物壓的骨折動彈不得,甚至有的人因為大量流血過多而死,王教授經歷了那次慘不忍睹的地震之後。立志自己終生要學醫,儘自己全部力量針對醫學進行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 刻苦鑽研
皇天不負有心人,王教授在高考恢復之後,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醫科大學。每當回憶到地震後人們對生命的渴望之時,就更加拚命的學習鑽研各方面的醫學,大學期間她的生活僅限於自習室、圖書館和宿舍,甚至一天三頓的飯都是在圖書館裡度過的。從中醫到西醫,從細胞到器官,只要是有用的、只要是不懂的她都要去了解、去探究,大學裡的教授很多時候都解決不了她所問的問題,他們一起探究一起鑽研,就是抱著那股永不服輸的盡頭走過了大學四年。
因為自己所研究的疾病種類比較多,但卻沒有一個比較“精”的醫技治療病人,所以她開始了選擇有針對性的病種。當時肝病是一個大病,治療肝病的醫院少之又少,只要得了肝病那么就相當於給自己判了一個死刑,肝病的死亡率逐年的提高。為了給患者帶來生的希望,為了不讓患者絕望,王教授選擇了肝病治療,從大小三陽、甲乙丙丁戊肝、脂肪肝 、肝纖維化到肝硬化、肝腹水、門靜脈高壓、肝性腦炎、肝癌等無不研究,最終把治療定位在肝硬化方面,因為肝硬化治療是肝病的中轉地帶,如果不加以治療那么就會產生相應的併發症沒有治癒可能。
“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橫空出世
經過三十多年的肝病治療特別是針對肝硬化方面,由王教授帶領的鑽研肝硬化治療小組終於找到治療肝硬化省力又安全且能夠治癒肝硬化的方法——中醫幹細胞增殖療法。
利用肝臟強大的再生能力,從肝源性幹細胞入手,改善肝臟微環境,促進肝臟微循環,阻止幹細胞的壞死和凋亡,並分裂受損的肝細胞,激活並調控肝源性幹細胞的增殖、分化,同時把已經壞死的肝細胞清除體外,從根本上改善肝臟微環境,促進肝臟微循環,從根治癒肝硬化。
經過王鳳書教授治療的肝硬化患者無數,被治癒好的患者也無數,當我們採訪到王鳳書教授時,她總是說:“雖然大家都稱我在治療肝硬化方面獨領風騷,但我對治療肝硬化方面仍有一定的欠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想盡我的全力治療更多的肝硬化患者……”
王鳳書教授總是抱著一副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得醫學成績,最早一個走進門診室的是她,最晚一個走出門診室的也是她,節假日選擇不休息的也是她,晚上熬燈苦心鑽研的也是她……她那種為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讓每個人都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