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王都亦稱“皇都”、“王城”。天子或諸侯所居之城。
出處
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周禮》:“距國王百里曰都。”《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邑曰築,都曰城。 城與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說文》:“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
《詩經·小雅·雨無正》:“謂爾遷於王都,曰予未有室家。” 毛《傳》:“賢者不肯遷於王都也。” 鄭《箋》:“王流於彘,正大夫離居,同姓之臣從王,思其友而呼之,謂曰女今可遷居王都,謂彘也。其友辭之云:我未有室家於王都可居也。”
《左傳·昭公十八年》:“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殺毛伯過而代之。萇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濟侈於王都,不亡何待。’”
南朝 陳 陰鏗 《開善寺》詩:“鷲嶺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唐 韓愈 《送區弘南歸》詩:“王都觀闕雙巍巍,騰蹋眾駿事鞍鞿。”
宋 劉攽 《開封府推官制》:“王都千里之畿,輦轂五方之地。”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原來鄭莊公身雖在國,留人於王都,打聽朝中之事,動息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