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3年,隨羅征敏老師學習鋼琴,後跟隨中央音樂學院凌遠老師學習,直至出國。
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學習期間,已在德國公開演出;在德國,演繹李斯特的音樂會練習曲《La Leggierezza》,獲得公眾的關注。並在中國、澳大利亞和德國進行最早的公開演出。
1999年,作為中加“晨間音樂橋”文化交流項目的交換生前往加拿大卡爾加里蒙特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
2001年,遠赴加拿大學琴,師從陳宏寬和Tema Blackstone。同年,獲得德國第二屆“塞勒國際鋼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
2002年,15歲的王羽佳獲得美國阿斯本音樂節協奏曲組大獎。之後搬到費城,進入柯蒂斯音樂學院跟隨Gary Graffman繼續學習鋼琴。
2005年,首次亮相大型音樂會,與祖克曼指揮的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的《第四鋼琴協奏曲》。
隨後,開始同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樂團合作,包括巴爾第摩、北京、波士頓、芝加哥、休斯頓、紐約、費城、舊金山、聖彼得堡、東京和蘇黎世。
2006年,在“Bravo!”韋爾音樂節上,首次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隨後,當愛樂在洛林·馬澤爾的帶領下出訪日本和韓國時,再次與之合作。
2007年3月1日,倫敦交響樂團訪華,王羽佳在音樂廳現場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2008年春天,與內維爾·馬里納爵士執棒的聖馬丁室內樂團及合唱團一起進行了美國巡演,獲的好評。被音樂公司經理人看中,從此躋身國際舞台。同年,從柯蒂斯音樂學院畢業。
2009年春季,在美國發行第一張唱片《奏鳴曲與練習曲》,唱片收錄的奏鳴曲有蕭邦的《葬禮進行曲》、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斯克里亞賓的第二奏鳴曲,以及利蓋蒂的兩首練習曲。同年,與古典唱片公司DG簽約,與迪圖瓦、阿巴多等指揮大師合作,在世界範圍內舉行音樂會。
2011年4月,在天津音樂廳舉辦她的首場天津獨奏音樂會。同年初夏,發布與阿巴多合作的唱片《拉赫瑪尼諾夫》,這是她加入環球著名古典廠牌DG後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同時耶是她的首張協奏曲專輯。
2013年,作為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和英國皇家愛樂的嘉賓來杭巡演。同年,參加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21屆埃內斯庫國際音樂節,與匹茲堡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2014年3月4日晚,參加在星海音樂廳舉行的倫敦交響樂團2014廣州音樂會,合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個人生活
除卻鋼琴家的身份,跟所有青少年一樣,喜歡新鮮、時尚。閒暇之餘,也會抱起《Elle》、《Vogue》等時尚雜誌。
王羽佳是一個影迷,喜歡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安吉麗娜·朱莉的影片,《蝙蝠俠前傳》中的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喜歡看紀錄片,尤其是音樂家的紀錄片,諸如斯維亞托斯拉夫·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的、霍洛維茨的等,還有《鋼琴的藝術》、《指揮的藝術》等其他音樂類的紀錄片。也非常喜歡法國電影。2008年聖誕節,她有兩個星期的假,於是鑽進電影院看了數場電影。
個人作品
專輯名稱 | 發行時間 | 語言 |
---|---|---|
Brahms: The Violin Sonatas | 2014-03-31 | 純音樂 |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2 | 2014-01-20 | 其他 |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和第二鋼琴協奏曲 | 2011-02-04 | |
La Roque d'Anthéron Concert - August2.2010 | 2010-08-02 | 純音樂 |
Yuja Wang: Transformation | 2010-04-13 | 英語 |
變形:斯特拉文斯基/斯卡拉蒂/勃拉姆斯 | 2010-04-13 | 純音樂 |
獲獎記錄
音樂獎項 |
|
人物評價
王羽佳,既有年輕人的自然隨性和無畏想像,又充滿著成熟藝術家所具有的嚴謹與精準。她收放自如、大氣磅薄的演奏技法贏得了無數的喝彩,人們評論她駕馭鋼琴的能力時常常用到的辭彙是“震撼人心”和“超世絕倫”。她能出色演繹高難度的曲目,對音樂有著很深刻的洞察力,她的演繹清新別致,舞颱風采優雅迷人。(新浪娛樂評)
“中國鋼琴家王羽佳的出現,是音樂界裡一個激動人心又出人意料的發展。在現場聽她的演出,會讓人不自覺地重新思考一個問題:“鋼琴到底能彈得多好?”(《舊金山時報》評論)
中國鋼琴家
鋼琴家是指“鋼琴演奏者”。在中文中,鋼琴家則是指具有公認地位、造詣較高的職業鋼琴演奏者。鋼琴家可以進行獨奏,或者與樂隊一起協奏,或者在室內樂隊中擔任一個角色(例如,與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組成鋼琴三重奏)。現在就讓我們細數中國著名的鋼琴家,聆聽他們的藝術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