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鋼琴協奏曲

第三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作品30,d小調,完成於1909年9月,首演於1909年11月28日,是作曲家為赴美演出而創作的一首大型作品,以其濃烈的情感表達和艱深的演奏技術而聞名於世。該作品在鋼琴協奏曲文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鋼琴協奏曲之王”。

作品賞析

全曲分為三個樂章,演奏時間需40分鐘左右。

第一樂章

不過分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d小調,自由的奏鳴曲式。樂曲伊始,在由弦樂蕩漾的音型構成的背景下,鋼琴以雙手八度奏出了有著很長旋律線的主部主題。這個主題具有俄羅斯民歌的氣質,也是構成整部作品的基本骨架,其後出現帶有諧謔色彩的降B大調副部主題。展開部以主部主題的發展為主,以強大的動力形成巨大的高潮。華彩段有兩個版本,都是以主部主題為基礎形成的,一個版本具有舞蹈性質,比較諧謔;另一個則是由大和弦構成,色彩沉鬱悲壯。華彩之後情緒逐漸平靜下來,簡單再現呈示部的兩個主題之後靜悄悄的結束。

第二樂章

間奏曲,柔版(Intermezzo, Adagio),d小調-降D大調-升f小調-d小調,是由變奏曲式和三部曲式“雜交”而成的混合曲式。弦樂奏出的d小調主題哀怨惆悵,和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有所聯繫,其後交給鋼琴在降D大調上呈現並加以變奏,情緒越來越激動,力度不斷增長。在這裡,作曲家戲劇性的插入了一個升f小調輕盈的快速圓舞曲主題作為中部,在鋼琴奏出快速的華彩音群時,雙簧管以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作為聲部的呼應。然後,第一主題在升f小調上再現。最後轉d小調,鋼琴以勢不可擋的力量突然躍起,直接不間斷的進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

終曲,2/2拍(Finale, Alla breve),d小調-D大調,自由的奏鳴曲式。在樂隊迅猛的重複音背景上,鋼琴奏出了d小調主部主題。這個主題是從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變形而來的,具有號角的性質,同時由於使用了大量的重複音和快速音群,又具有節日的狂歡氣氛。之後這個主題迅速的發展為一首強悍的進行曲,強拍上大和弦營造的蹬踏效果使人聯想到了斯拉夫男性的踢踏舞。連線部在C大調上出現,是由大和弦構成的連續切分音,具有哥薩克風格。G大調副部主題則和前面形成明顯的對比,它的特點是寬廣而舒展的,具有歌唱性。展開部從降E大調上開始,依次展開第一樂章中出現的各個音樂素材——其實這也是構成全曲的所有音樂素材。音樂時而諧謔,時而抒情,時而寬廣,時而沉靜,但前兩個樂章中憂鬱的陰霾在這裡已經一掃而空。再現部從C小調上開始,再現主部主題之後,連線部和副部分別在降B大調和F大調上再現,所不同的是,副部主題此時速度更快,有了舞曲的性質。尾聲是精彩而輝煌的,第一樂章主部主題在這裡變成了3/2拍子的“奔馬”旋律,力度不斷增長,從d小調轉到了D大調。在簡短的華彩段之後,鋼琴以四聲號角,喚起了副部主題的樂團全奏,此時的副部主題已經變成了一首莊嚴而輝煌的頌歌,鋼琴的強奏大和弦像鐘聲般敲響——這是所有鋼琴協奏曲中最輝煌燦爛的瞬間,最後,樂曲速度轉為急板,狂熱的三連音從高音區傾瀉而下,然後雙手交替的快速華彩音型從低音區再次躍起,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簽名”,即四個強悍的進行曲般的音符虎虎生威的結束全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